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2011年10月14日
改善胸腺功能或是艾滋病治疗新思路
健康报讯 (特约记者段文利)在经过长期正规“鸡尾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中,为何仍有少数患者的病情得不到理想控制,免疫功能无法重建?北京协和医院李太生教授等历时5年多完成的一项研究显示,艾滋病患者的免疫功能能否重建,主要取决于CD4+T细胞群中胸腺新生亚群的数量。这一发现解释了艾滋病“免疫学无应答”的发生机制,提示改善胸腺功能或可作为艾滋病治疗新思路。该研究相关论文近日发表在《临床传染病杂志》上。
研究发现,尽管在保证良好依从性前提下接受“鸡尾酒”治疗,血浆病毒载量较长时间控制在测不出的水平之下,但仍有5%~30%艾滋病患者的CD4+T免疫细胞数量未出现显著增长,研究者将这类患者定义为“免疫学无应答”者。此类患者的机会性感染发生率、艾滋病相关疾病发病率及病死率等均高于“免疫学应答良好”的患者。
北京协和医院研究组从病例库中筛选出经抗病毒治疗后“免疫学无应答”者17人和“免疫学应答良好”者13人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CD4+T细胞的纯真亚群(这组细胞增多表明免疫力增强)、胸腺新生亚群(CD31)等5个细胞亚群的改变趋势。结果发现,无论是“免疫应答好”的患者,还是“免疫无应答”的患者,经典的“鸡尾酒”疗法对增加其胸腺新生亚群所起作用不大;胸腺新生亚群的数量与艾滋病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增长呈正相关,在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重建中起决定作用,胸腺功能衰竭会导致“免疫学无应答”患者的CD4+T纯真细胞亚群无显著增长。
李太生介绍,这一发现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早期检测艾滋病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胸腺新生细胞比例,即可甄别出“免疫学无应答”者,而无需等到治疗一段时间后才能确定。针对此类患者,新治疗策略要在持续“鸡尾酒”治疗的同时,努力提高其胸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