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2011年12月12日
半夏泻心汤治疗内伤病
□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中国中医药报
清代医家柯韵伯在《伤寒来苏集》中指出:“痞因寒热之气互结而成,用黄连、干姜之大寒大热者,为之两解。”考寒、热二邪皆为无形之邪,必赖有形之邪始可互结。有形之邪为何?
清代医家张秉成在《成方便读》中指出:“夫痞之为病,皆由表邪乘虚陷里,与胸中素有之湿浊交相互结所致……然邪既互结于胸次,必郁而为热,所谓痞坚之处,必有伏阳……”论中所说仍拘于外感,实符合内伤痞证之成因,即在中焦虚(寒)的基础上湿浊化热,壅滞成痞。
清代医家张璐在《伤寒缵论》中指出:“泻心汤诸方,皆治中风汗、下后表解里未和之证。其生姜、甘草、半夏三泻心是治痰湿结聚之痞。方中用半夏、生姜以涤痰饮,黄芩、黄连以除湿热……”在湿浊的基础上又提出痰饮。
本案方证中,有形之邪为食积。
可见,在内伤病中,半夏泻心汤多用于在中虚的基础上,寒热借有形之邪互结于心下之痞证。有形之邪或为痰积,或为湿浊,或为食积,当然也可见两种或三种邪的并见。
考有形之邪,无论痰积、湿浊或食积,三者有一共同表现即是舌苔腻。根据邪积之轻重,表现为或薄或厚。同时,根据合并寒邪、热邪的多少,可表现为或白或黄,临证多见黄白相兼。笔者在病历记录中常写“苔薄腻黄白”或“苔厚腻黄白”。为此,
笔者临床上使用半夏泻心汤,多用于内伤病,辨证时主要抓住两点:一是舌苔腻,二是病位在心下(或以心下为主),疗效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