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2011年12月16日
李观荣:治疗疑难病宜少针多灸
□ 李琼研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国中医药报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灸法在医学专著中首次记载于《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系统的理论见于《素问·异法方宜论》曰:“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王冰注:“火艾烧灼,谓之灸焫。”《灵枢·官能》曰:“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更是简单明了地指出:“凡病药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李观荣观察到,慢性疾病、顽固性疾病及疑难病症的表现以阳虚为主,寒多热少,病因是机体的“阳虚”引起诸多症状,因虚致病。由于现代人们习惯大量嗜寒饮冷,昼夜颠倒,损伤阳气;或者嗜肥甘厚味,中焦脾胃受伤;或饱思淫欲,下元耗损,肾精亏耗,阴损及阳,阳气大虚。治当虚者补之,寒者热之。但在医疗过程中若采用针刺之法,尚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针刺方法虽有“补泻”之分,但总是以“泻为主”。于是在治疗这些疾病时,多以灸为主,少针多灸。他认为,“一针通九窍,针为导引,不在于多”,用针如用药,就好比中药方剂里的“经方”一般只有几味药,有的甚至只有一味药,加上引经药也只有两三味。针不在于多,而在于用准,手法到位,加上多灸,就会疗效显著。灸法本身具有温经通络、温阳补虚、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及防病保健的作用。且灸法亦要求穴位准,取穴精当,而不在于猛烈,使病人易于接受。李观荣还结合临床,特别注意“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阳穴,后灸阴穴;先灸阳部,后灸阴部”。他认为上部、阳穴、阳部皆为阳,而“阳虚”为主症时,皆因“阳”不足为主,故当先“扶阳固本”,治疗上灸法显然优于针法。
李观荣在大量临床实践中不完全是以灸的时间长短和壮数来衡量灸量,而是以灸到“唇红为度”为标准。他根据中医“脾统血,开窍于唇”,“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的理论,对施灸前后周围血中红细胞形态进行观察,证实艾灸灸到唇红为度,泪滴样红细胞的出现可视为灸量的客观指标。所谓泪滴样红细胞,有人称为“新生红细胞”、“异形红细胞”或“变形红细胞”,主要见于骨髓涂片中,而周围血中极少见。由于艾灸热能和药物作用的影响,使阳气恢复,“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故使骨髓的造血功能迅速增强,从而产生较多的新生红细胞,进入外周血,故在周围血中查见泪滴样红细胞。近来李蓉等在《灼灸对哮喘泪滴样红细胞影响的初步研究》中做了重复实验,结果表明,灸后成熟的红细胞变得染色区扩大,外形丰满,体积增加1μm左右,而且可见较多新生的泪滴样红细胞。此与李观荣的研究结果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