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交流 >> 临床实践

化痰降浊法

2011年12月29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化痰降浊法

 

 

 

张哲浩 刘宝恒 吉林省汪清县中医院

 

 

 

中国中医药报

 

 

 

  多用于形体肥胖者,证见头目眩晕,倦怠,头重如裹,困重多寐;胸闷恶心,呕吐痰涎,肢体麻木或手足抽动,头重脚轻,脚下如踏棉絮之感,舌体胖大,舌胀或语言不利,苔浊腻或白厚而润,脉滑。或现心下痞,心烦而悸,口苦,苔黄腻,脉滑数。丹溪翁云:“无痰不作眩。”痰为湿聚,湿乃阴邪,其性重浊,易阻气机。痰浊中阻,上蒙清窍,故头目眩晕,头重如裹,痰浊中阻,气机不畅,故胸闷恶心,呕吐痰涎,痰动风生,故现肢体麻木,手足抽动,舌胀语言不利等症。治以燥湿化痰,息风通络。药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半夏、白术、天麻、龙骨、牡蛎、茯苓、泽泻、远志、石菖蒲、郁金。若胸闷恶心,呕吐频频者可加旋覆花、代赭石、白豆蔻、砂仁以降逆化湿醒胃;痰郁化热者加黄芩、黄连、瓜蒌等以清热化痰;大便干结者,加代赭石、莱菔子、火麻仁以降逆理气通便;水停心下,而致清阳不升,浊阴上逆者,可予泽泻汤。舌胀强,语言迟钝,记忆顿减,舌下静脉青紫迂曲者,加丹参、川芎、郁金及虫类诸品。

 

  病案举例

 

  姜某某,男,47岁。2009719日初诊。壮年体丰,自述因在异国打工劳作,日夜艰辛,5年中曾先后患眩晕发作多次,被似诊为“梅尼埃病”。近因饮酒贪杯,而致旧疾复作,经某医院脑CT检查提示为“左侧基底节区腔隙性梗死”。静点用药3天,未见显效。刻诊:咳嗽多痰,痰色黄质黏,胸闷心下痞,恶心呕吐,头目眩晕,舌胀且麻,脚下如踏棉絮之感。大便干结,尿黄,舌体胖大,苔黄腻,脉弦滑。此为痰浊中阻,痰热内蕴之征,治宜清热化痰,降逆息风。予半夏15克,泽泻30克,白术20克,天麻15克,茯苓20克,陈皮15克,黄芩15克,瓜蒌20克,牡蛎35克,旋覆花15克,代赭石30克,牛膝30克,炙甘草10克。5剂,每剂水煎早晚温服。

 

  药进5剂,胸闷、心下痞、恶心、呕吐消失,咳痰、头目眩晕大减,大便已正常,苔黄略腻,脉滑。血压:125/80mmHg,患者精神爽朗,饮食大增。上剂减旋覆花、代赭石、牛膝,加石决明30克,钩藤30克,菊花12克,蝉蜕15克。水煎早晚服。随症加减30余剂后诸症悉平,复健如初。

 

  按:该患形体肥胖,近因饮酒无度致脾胃损伤,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浊中阻,阻滞气机,而现胸闷恶心,呕吐痰涎,痰郁化热,热动风生,故现舌胀苔黄且麻,脚下如踏棉絮之感。药予泽泻甘淡渗湿,畅利水道;白术健脾升清,二者相伍,泻中有补,补中有泻,升清降浊,利湿健脾。半夏、茯苓、陈皮淡渗燥湿,降逆和胃,化痰止呕;天麻平肝潜阳,止眩定痛;黄芩、瓜蒌清热燥湿,涤痰散结;旋覆花、代赭石和胃化痰,镇冲降逆;代赭石、牛膝相伍,镇冲降逆,引血下行;甘草调和诸药。诸药相伍,使逆气得降,湿痰得化,气机得畅,痰涤结散,诸症得解。继伍以石决明、钩藤、菊花、蝉蜕平肝潜阳,清热息风止痉,以清目眩。脾气升,胃气降,阴阳和,其证乃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