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

锁骨骨折中医诊疗技术

2012年01月09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锁骨骨折中医诊疗技术

 

 

 

中国中医药报

 

 

 

  锁骨是有两个弯曲的长骨,位置表浅,桥架于胸骨与肩峰之间,是肩胛带同上肢与躯干间的骨性联系。锁骨呈“~”形,内侧段前凸,且有胸锁乳突肌和胸大肌附着,外侧段后突,有三角肌和斜方肌附着。锁骨骨折较常见,多发生在中13处,尤以幼儿多见。

 

  常规治疗

 

  幼儿无移位骨折或青枝骨折可用三角巾悬吊患侧上肢。有移位骨折,虽可设法使其复位,但实际上没有很好的方法维持复位,最终锁骨总要残留一定的畸形。外形虽不雅观,但一般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婴幼儿由于骨塑形能力强,因此一定的畸形在发育中可自行矫正。无必要为取得解剖复位而反复整复,不宜随意采用手术治疗。有移位骨折可按以下方法治疗。

 

  1.整复方法

 

  患者坐位,挺胸抬头,双手叉腰,术者将膝部顶住患者背部正中,双手握其两肩外侧,向背侧徐徐牵引,使之挺胸伸肩,此时骨折移位即可复位或改善,如仍有侧方移位,可用提按手法矫正。

 

  2.固定方法

 

  在两腋下各置棉垫,用绷带从患侧肩后经腋下,绕过肩前上方,横过背部,经对侧腋下,绕过对侧肩前上方,绕回背部至患侧腋下,包绕812层,即“旷字绷带固定,用三角巾悬吊患肢于胸前,亦可用双圈固定法。一般需固定4周,粉碎性骨折可延长固定至6周。大多数病例均可达骨折愈合。

 

  3.手术治疗

 

  对锁骨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应十分慎重。如需手术,应注意减少手术的创伤和骨膜的剥离范围。可采用克氏针、钢板或螺丝钉固定。术后以三角巾保护46周。

 

  4.药物治疗

 

  初期宜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可内服活血止痛汤(当归12克,川芎6克,乳香6克,苏木5克,红花5克,没药6克,地鳖虫3克,三七3克,赤芍9克,陈皮5克,积雪草6克,紫荆藤9)或肢伤一方(当归12克,红花6克,黄柏10克,桃仁10克,防风10克,赤芍12克,通草10克,生地黄12克,乳香5克,甘草6)加减。外敷接骨止痛膏或双柏散。

 

  中期宜接骨续筋,内服可选用新伤续断汤(当归尾12克,泽兰叶6克,元胡6克,乳香3克,丹参6克,土鳖虫6克,没药3克,苏木3克,自然铜12克,骨碎补3克,续断10克,桑枝12克,桃仁6)、续骨活血汤、肢伤二方,外敷接骨续筋药膏。

 

  中年以上患者,易因气血虚弱,血不荣筋,并发肩关节周围炎,故后期宜着重养气血、补肝肾、壮筋骨,可内服六味地黄丸或肢伤三方,外贴坚骨壮筋膏。儿童患者骨折愈合迅速,如无兼症,后期不必用药。

 

  适宜技术

 

  钳持端提回旋手法复位经皮逆行穿针内固定(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

 

  1.治疗方法

 

  (1)器械选择:根据患者体形及X线片所示锁骨形态选择适宜的锁骨端提钳及克氏针。

 

  (2)患者取坐位:采用仰卧位时,患肩应接近手术床的边缘并垫高约30度,肩胛冈上缘悬空,以利于克氏针从肩后侧穿出。

 

  (3)采用肩部手术常规消毒。

 

  (4)复位与固定(以端坐位治疗右锁骨骨折为例)

 

  ①钳夹远折端:用锁骨端提钳于远折端前后缘距近折端约一厘米左右由上向下刺入皮肤,进而沿远折端前后缘向深部滑动,直至钳齿尖深度达远折段上下径l223时,扣紧钳齿,使钳齿夹持住远折段。

 

  ②回旋骨折端:术者用左膝部向上轻顶患者右肘部(或令一助手托起),左手提端提钳带动锁骨外折段先向后轻轻牵拉,紧接着向上提拉,同时右手拇指捏住近折端向下前方按压,使远折端绕过近折端的阻挡达到近折端的前上方。

 

  ③逆行穿针:确定髓腔的位置,将克氏针刺入髓腔内,用骨锤击打针尾,至阻力明显增大时,改用骨钻带动克氏针钻入,边进针边调整方向,从锁骨外侧向后的弯曲处突破,并从肩锁关节内侧3厘米以内、肩胛冈上缘穿出皮肤。用骨钻自肩胛骨上缘夹持并带动克氏针向后退,直至针尾平外折端断面。

 

  ④骨折端复位与固定:持端提钳提起远折段向后下绕过近折端,当远折端达近折端后下方时,左手持端提钳带动外折段向上提拉的同时向外牵拉,同时矫正侧向移位与重叠移位,复位准确后,助手用骨锤自外向内击打克氏针使其顺行进入近折段髓腔。

 

  ⑤复位与固定成功后,手法检查骨折端的稳定性,将针尾折弯剪短、锉平埋于肩胛骨上缘皮下。手法理顺骨折端周围旋转移位的骨片,顺皮纹方向捏挤针孔使其自然闭合,消毒,无菌包扎。检查桡动脉搏动,颈腕带悬吊前臂。结束手术。

 

  1.关键技术环节

 

  ①锁骨端提钳夹持锁骨远折段时,钳夹点应尽量位于喙锁韧带粗隆内侧,以利于回旋提起远折段;提起远折段时应将远折端自近折端后下方回旋上提,并用另一手拇、食指向下前方按压近折端以利于远折段避开近折段的阻挡回旋提起至皮下。

 

  ②克氏针刺入远折端时,应用克氏针在骨端滑顶的方法,当针尖触及髓腔的周壁均有阻力感时,手下有明显涩滞感,方可进针,进针方向应尽量调整克氏针沿肩锁关节方向自内向外穿出,以针尖自肩锁关节后内方3厘米以内、肩胛冈上缘穿出皮肤为宜,以利进一步将克氏针进入近折段髓腔。

 

  ③复位时,按骨折断端类型及移位方向复位,同时要注意持锁骨端提钳向外牵拉锁骨远折端以矫正其重叠移位。

 

  ④复位的判断方法是:手下触摸锁骨骨嵴连续,无成角畸形时,即证明复位良好,方可将克氏针顺行击入或钻入近折段髓腔。

 

  2.特色

 

  本技术治疗锁骨骨折,患者痛苦小,骨折复位好,愈合快,并发症少,且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生活能完全自理不影响做一般的工作。

 

  3.注意事项

 

  (1)内固定克氏的选择,应据X线片所显示锁骨髓腔粗细而选择直径225毫米克氏针,过粗则进针困难,过细则抗应力差,易发生成角及旋转移位。

 

  (2)操作中锁骨端提钳应夹持锁骨远折段前后缘上下径的l223为宜,过深易伤及锁骨下血管、神经,过浅则夹持不牢固。克氏针刺入皮肤时,应严格控制其深度,防止发生意外。

 

  (3)手法理顺粉碎性骨折片时,切勿用力按压,以免损伤锁骨下重要组织。(摘自《骨伤科疾病中西医诊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