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2012年01月19日
《伤寒论》之“寒”不可作“邪”解
□ 王强 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
中国中医药报
2012年1月16日《中国中医药报》“《伤寒论》之‘寒’可否作‘邪’解”一文认为所谓广义伤寒“实则即为‘伤邪’之意”。而“ 温病为某个时代外感病的总称,则两者可摆脱名相之争,实现统一了”。笔者认为,虽然《伤寒论》一书中个别地方的“寒”字可作“邪”解,有的条文中的“热”也可能“代表了寒热”;但是不能就以个别代替一般。简单化地说“伤寒即为伤邪”。笔者认为“伤寒”就是指“伤于寒邪”,所谓的“广义伤寒”之说并不恰当。
东汉医家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本来就不是专门谈治疗伤寒病的。晋人王冰将仲景原著修裁为《伤寒论》一书,其实仍然是“伤寒”与“杂病”并陈;整理成该书的贡献在于把伤寒杂病的六经辨证论治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书名似乎应准确称为《伤寒杂病的六经证治》。后世医家把不能纳入六经辨证的杂病证治归为《金匮要略》,而不是把伤寒分成了狭义与广义两种。今人提出的“广义伤寒说”的依据,如《素闻·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其实是从热病的病因学角度谈伤寒,言热病无论其证象变化如何复杂,其常见主要原始病因就是伤寒。而《难经·五十八难》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则把不同层次的病证、病因统统并列为五,是把伤寒的定义不当扩大化或泛化了,不应是广义伤寒说的凭据。
寒是病因邪气的一种,也是一类证候,在《伤寒杂病论》时代是最多见的或首见的,所以该书以治疗因伤寒而致的疾病证治论述最详尽、最有特色。而且《内经》又有“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一说,因此仲景沿袭此说,将“伤寒”作为书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并不排斥该书对于其他病因病证的论述,也没有必要把已经突出的“寒”字改为一般意义的“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