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2012年01月19日
桂枝汤配伍要义及应用
□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
中国中医药报
《伤寒论》中的第一个方子就是桂枝汤,《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以桂枝汤加减变化而出的桂枝汤类方有20余首之多。
桂枝汤不仅用于外感太阳、少阴中风营卫不和之证,而且大量用于内伤杂病阴阳不和之证,正如清代医家徐忠可在《金匮要略论注》中所说:“桂枝汤,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因其配伍严谨,适应症广,历代临证广为应用至今而疗效卓著,被后世誉为“群方之冠”。
桂枝汤的方药、剂量配比为: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配伍之妙在于,桂枝辛温,主入卫阳,能“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本经》),有宣发温通,透达降逆,补中益气之功。外能宣散解肌,助卫通阳,透达表邪;内能补中化气,和营(阴)疏津,温通降逆。正如清代药用植物家邹澍在《本经疏证》中所谓桂枝,“盖其用之道有六,曰和营,曰通阳,曰利水,曰下气,曰行瘀,曰补中。其功之最大,施之最广,无如桂枝汤,则和营其首功也”。芍药苦酸微寒,主入营血,能“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本经》),既可祛除营血之瘀痹以调荣气,又可促使营卫通和而抵御风寒之邪,还可制约桂姜之辛散,防止汗之过度。桂枝、芍药二者配伍之妙在于一散一敛,一卫一营,一气一血,一阴一阳,表里、营卫并治,气血、阴阳同调,从而构成了本方双向调节的配伍基础,充分体现了阴阳调和互化之道。生姜辛热“气薄则发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助桂枝加强发汗的作用,而散在卫表之风邪。大枣甘微温,“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本经》),以其滋津益气之功,即助桂枝温胃益卫,又助芍药补津和营(阴)。炙甘草甘平,“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滋养胃气津液,以固荣卫生发之本,助桂枝、芍药调和表里营卫阴阳。
桂枝汤方证的病机为营卫不和,表里不通。表证为营卫不和,里证为阴阳气血不和。桂枝汤功用为补中化气,益卫和营,透表通里,调和阴阳,是一首寓补于攻、通(攻表通里)的方子。
病案举例
郜某某,阵发性心慌伴大汗1月余,2011年7月29日初诊。素体虚弱,感冒输液过汗而出现乏力,阵发性心慌,心下满闷,大汗,出汗较多,内衣可湿透,伴头懵耳鸣,夜里易惊,惊悸即一身汗,口中和,纳可,无寒热,无头痛身痛,二便调。舌紫暗,舌体胖大,苔薄白水滑,脉寸微浮,关沉细,尺沉弱。辨证为少阴中风营卫不和兼太阴水饮上逆,方拟桂枝加附子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苓桂术甘汤:桂枝、白芍、炙甘草、生龙骨、生牡蛎、茯苓、生姜(切片)各30克,生白术20克,炮附子15克。1剂,水煎服。惊悸汗出减轻,5剂痊愈。
按:此证乃少阴太阴合病,系因外感过汗而致真阳内虚,卫阳失固而汗漏。中虚水饮上犯而头懵,心慌惊悸,心下满闷。汗多伤津,不能化血以养心窍则耳鸣。胃气真阳皆虚,既有营卫不和,又有水饮上逆而卫阳不固为主要矛盾,故以桂枝加附子汤温阳补中,调和营卫而止汗,合以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养胃生津,交通精神而治惊悸。合以苓桂术甘汤通阳化气,降逆利水。这些合方多是桂枝汤类方,临证用途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