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

升降散治内伤病

2012年01月20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升降散治内伤病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中国中医药报

 

 

 

  升降散本为治疗温疫而设,治疗伏气温病、外感温病以及内伤病,俱属方剂的扩展应用。当代医家赵绍琴教授使用升降散不仅治疗温病,同时广用于内伤杂病,可谓善用升降散者。

 

  赵绍琴教授在《温病浅谈》中指出:“火郁当发。发,谓令其疏散也。重在调其气机,可用升降散、栀子豉汤之类,气机输转则郁开火散,切忌寒凉滋腻……升降散可宣全身之气机,使郁热多从大便而去。其加减变化,用于杂病亦效。曾治一人,女,年32岁,四末不温,心烦梦多,面色花斑,舌红起刺,苔腻脉弦涩,曾服四逆汤,附子用至两余不效。改用升降散去大黄加荆芥炭、防风、苏藿梗,服二剂大便泻下秽浊甚多,服十余剂四末转温,面色花斑亦退。”

 

  赵绍琴教授在《谈火郁证的治疗及体会》(见《中医杂志》1980年第10期)一文中指出:“清代医家杨粟山制‘升降散’一方,载于其所著之《伤寒温疫条辨》一书中,传之于世,启迪后人。其方虽为温病而立,然用治外感及杂病诸多火郁之证,亦颇为效验。本人治火郁证每多师其法而加减化裁用之,得心应手,疗效甚佳。”

 

  笔者早期治疗内伤病见郁而偏热者,喜用升降散加减,或对证方中合用升降散方。临证较久,发现升降散方使用不合适,有使舌苔转腻之弊。究其原因,与方中大黄伤脾有关。其后,笔者在内伤病中使用升降散,每每在使用大黄或酒大黄时,配用厚朴或炒莱菔子,且大黄用量尽量偏小,或者去大黄不用,随证加用炒莱菔子、瓜蒌仁、桃仁、枳实、厚朴等一二味或二三味,虽于理不太恰和,疗效倒也满意。

 

  曾在皮肤科会诊一银屑病患者,一派血热见证,屡用犀角地黄汤类方及大剂量清热凉血解毒之品达数月之久,热象依然较甚,且脾胃无损。笔者认为热为标象,需要治热之来源,主张从郁热论治,合用升降散,且小剂治疗。虽然未被采纳,但至今深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