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2012年03月14日
小青龙汤证主症是咳
□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中国中医药报
《伤寒论》第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的主症是“干呕、发热而咳”。如果把“而”理解为表递进关系的连词,三症中最主要的症状当是“咳”。
第41条的主症是“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此处的“而”当为表并列关系的连词。笔者反复在读这两条文中的主症时,总觉得当时作者在行文时要突出一“咳”症。
临床上,小青龙汤证最常见的症状是咳嗽,小青龙汤是治疗咳嗽最常用方之一。陈修园在《医学三字经》中指出:“柯韵伯治咳嗽,不论冬夏,不拘浅深,但是寒嗽,俱用小青龙汤多效。方中驱风散寒,解肌逐水,利肺暖肾,除痰定喘,攘外安内,各尽其妙。盖以肺家沉寒痼冷,非麻黄大将不能捣其巢穴,群药安能奏效哉。”
寒嗽不一定都可以用小青龙汤治疗,但从中能读出小青龙汤是治疗咳嗽的常用方。
笔者在临床上使用小青龙汤治疗的病症,以咳嗽最为多见,或为受寒而咳,或为饮冷或食冷而咳,或为久咳,或为反复咳嗽,或为冬季咳嗽,或为夜间咳嗽。如治疗聂某,男,15岁。2010年11月6日初诊。患者前日夜出晚归,昨日凌晨出现阵发性干咳。昨晚咳嗽加重,伴见发热。诊见:咳嗽频发,有白痰,咽痒,恶寒,发热,无汗,咳嗽时胸憋、呕恶,不喜饮。体瘦,面白。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浮弦。家长补诉,患者自幼易反复咳嗽,每次“感冒”都表现为咳嗽较甚。证属表寒里饮,治以解表化饮为法。方用小青龙汤加减。处方:生麻黄9克,桂枝6克,干姜3克,细辛3克,五味子3克,生白芍6克,姜半夏9克,蝉衣9克,生甘草3克。1剂,水煎分2次温服,服后捂被休息。
次日来诊,患者昨晚服药后汗出咳减,恶寒、发热均已,现偶咳、有痰。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细缓。处以二陈汤合干姜、细辛、五味子和胃化痰、温化寒饮善后。处方:姜半夏9克,陈皮9克,茯苓9克,干姜2克,细辛2克,五味子4克,炙甘草2克。3剂,水煎服。
此后患者每次咳嗽皆来就诊,首诊方多用小青龙汤。
按:临床上常见部分患者反复咳嗽,套用张仲景的话可以称之为“咳家”。此类患者出现外感发热,单用常规解表之法往往无效。如患者不表现为明显热证,多可辨证为小青龙汤证,用小青龙汤解表化饮,可收立竿见影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