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

带状疱疹中医诊疗技术

2012年03月20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带状疱疹中医诊疗技术

 

 

 

中国中医药报

 

 

 

  带状疱疹中医称之为蛇串疮、缠腰火丹。好发于体质虚弱者、老年人或正气虚于一时之人。四季皆发,以春、秋季发病率较高。

 

  辨证论治

 

  1.肝经郁热证

 

  症状:疱疹红赤,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火,泻湿热。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主要药物: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泽泻、当归、车前子、生地黄、甘草。大便干者,加生大黄;起血疱者,加牡丹皮、赤芍;发于眼部者加石决明;发于面部者加桑叶、菊花;疼痛明显者加制乳香、制没药。

 

  2.脾虚湿蕴证

 

  症状:疱疹色淡或起大疱,疱壁松弛易于破溃,渗水糜烂,纳呆腹胀,大便溏薄;舌胖苔腻,脉濡。

 

  治法:健脾渗湿,佐以清热。

 

  方药:除湿胃苓汤加减。主要药物:苍术、厚朴、陈皮、猪苓、泽泻、茯苓、白术、滑石、防风、栀子、肉桂、甘草、灯心。发于下肢者,加牛膝、黄柏;水疱大而多者,加土茯苓、萆薢、车前草。

 

  3.气血瘀滞证

 

  症状:多见于老年病人,疱疹消退后,疼痛不止,夜寐不安,舌紫苔白,脉弦细。

 

  治法:理气活血,平肝潜镇。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味。主要药物:桃仁、红花、地黄、当归、芍药、川芎。心烦眠差者加珍珠母、牡蛎、栀子、酸枣仁。

 

  单验方

 

  1.银翘三黄汤:沈楚翘等按上、中、下三部辨证治疗65例本病,以银翘三黄汤(黄连、黄芩、牡丹皮、金银花、连翘、紫草、大青叶、代赭石、灵磁石)加减。病在头面部,加山羊角、石决明、生地黄、野菊花;病在胸胁至腰腹部,责之肝脾,加延胡索、金铃子、橘叶、陈皮、全瓜蒌;病在少腹部以下,责之肝肾,加牛膝、黄柏、地丁。

 

  2.马齿苋合剂:药用马齿苋、大青叶、板蓝根、紫草 (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3.蒲公英30克,苦参30克,黄柏20克,旱莲草30克。水煎20分钟后,趁热湿敷。每日3次。每天按压34次,每天10分钟左右,以能耐受为度。

 

  其他疗法

 

  1.外治法

 

  (1)外洗:病之初期、中期水疱明显,可用紫草30克,野菊花30克,地榆30克,苦参50克,大黄30克。每天一剂,水煎微温外洗患处。病之后期水疱已干敛结痂,但疼痛不减,可选用郁金20克,鸡血藤30克,赤芍30克,乳香15克,没药5克,威灵仙30克,煎水外洗患处。

 

  (2)湿敷:病之中期如果水疱溃破渗液明显,宜用湿敷法治疗。选用大黄30克,枯矾20克,苦参30克,紫草30克,地榆50克,五倍子30克,煎水微温湿敷患处。

 

  (3)外搽:外搽含硫黄的炉甘石洗剂或阿昔洛韦软膏等;水疱皮损可用三黄洗剂。水疱溃破渗液皮损,在湿敷间歇期外擦青黛油、紫草油、氧化锌油。水疱已干敛结痂但仍疼痛者,外擦金粟兰酊。疾病初起疱疹显著,肿胀渗液者,宜予以10%黄柏溶液局部湿敷或外搽三黄洗剂等,每天23次。

 

  2.针灸疗法

 

  (1)针刺

 

  耳针:选取神门、肾上腺穴及患病部位。将王不留行用胶布固定于所选双侧耳部穴位上,每天按压34次,每天10分钟左右,以能耐受为度。

 

  体针:上肢取合谷、内,关、曲池、阿是穴;下肢取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阿是穴。针刺入后,采用提插捻转,留针2030分钟,每日一次。

 

  穴位封闭:用丹参液,选穴同上,每个穴位注射0203毫升,每次总量不超过4毫升,每隔 12日注射一次。

 

  (2)艾灸:一般在皮损上或周围做广泛的温和灸,每天一次。

 

  3.物理疗法

 

  先用消毒纱布湿透入地金牛酊后敷盖在皮损处,然后用神灯(高效电磁波治疗机)或频谱治疗仪对准皮损部位照射,每次1530分钟,每天或隔天一次。

 

  4.国家推广技术

 

  至阳穴埋圆利针治疗带状疱疹疼痛技术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至阳穴位于第7胸椎棘突下,平肩胛下角。

 

  (2)病人采用端坐位,双手放于腹前。

 

  (3)医者将病人至阳穴处皮肤捏起。针身与皮肤呈现150°向下平刺入皮下一厘米,而后于脊柱平行向下送针直至针根处,针柄留于皮外。

 

  (4)用少许消毒棉球及橡皮膏将针柄固定。

 

  注意事项:留针35天,最多可七天。留针期间在病人非睡眠的状态下,每隔23小时用手掌以病人能耐受的适当力量拍击埋针处1020余次。(摘自《传染病中西医诊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