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

浅说脉诊学习

2012年03月26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浅说脉诊学习

 

 

 

薛力铭 安徽省太和县三堂镇康庄村卫生室

 

 

 

中国中医药报

 

 

 

  脉诊是中医的一部分,也是中医四诊之中最深奥的一个层面,这也是学习中医的一个难点,很多人学了一辈子的中医,对脉诊的运用却始终停留在原有的基础上没有新的突破,这是由于人的各种生理效应变化反馈都极其灵敏,脉诊揆度所得时而无常,师生授受时,难以揣度脉理。正所谓:“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迴,迴则不转,乃失其机。”过去的不可得,现在的留不住,转瞬即逝的感觉,常常在师生间无奈地发生,《内经》强调悟而后通神明:“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古往今来有太多的中医爱好者对中医脉诊却只能“望洋兴叹”。

 

  学会脉诊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遥不可及,关键是如何灵活运用自己的逻辑思维去研究脉理,通过临床总结一套适合自己实用的诊疗方法。对此,笔者总结以下几点体会。

 

  1.习脉者当先洗心,正所谓:“洗心讵悬解,悟道正迷津。”通过修身养性来提高自己的意识,方能慧然独悟、心领神会。这点是至关重要的,关乎你能否走进脉诊殿堂的关键。

 

  2.熟读经典,掌握方法,分别阴阳。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也是脉诊的总纲。“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问曰:脉有阴阳者,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  

 

  3.脉诊必须三部合参、脉证合参,脉理精微,在于分清浮、沉、迟、数、虚、实、寒、热,辨析七表八里。张景岳说:“万病之本,只此表、里、寒、热、虚、实六者而已。

 

  4.持脉之道,虚静为保。医者在诊脉时,应平心静气,聚精全神,贯注指下,比类奇恒,明察微妙,善于分析,才能诊的准确。

 

  5.独立思考,反复实践才能触类旁通,正所谓:“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结合临床掌握规律,运用其规律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