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2012年06月06日
用经方要尽量用原方
中国中医药报
用经方,首先要学会用原方。经方是前人数千年的经验,其配伍经千锤百炼,已炉火纯青。用原方,是走捷径,也是对前人经验的尊敬。
很多经方家擅用原方
读经方家医案,发现许多医家擅用原方。如
我用经方原方取效的案例也不少。前段时间治疗一个白塞病患儿,多方求治无效,我处以甘草泻心汤原方,病情迅速好转,但后来转方,我加过大黄,加过生地,加过附子等,效果也有,但比较下来,还是第一次处方的疗效更明显。我又治疗过两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用甘草泻心汤加柴胡、防风等,效果不明显,改用原方即效,而且效果稳定。最近,治疗一个失眠多汗心悸患者,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原方,也收效明显。至于半夏泻心汤、黄连汤、真武汤、黄芪桂枝五物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五苓散、小建中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我临证也常常用原方。病人反映,原方的口感也很好。
原方疗效好 利于总结经验
用经方原方不仅是疗效好,还因为利于总结经验,因为使用相对固定的经方,可减少临床观察过程中过多的干扰因素,使得药效相关的问题变得比较简单明,经验也容易总结。我经常看到中医杂志发表的临床报道,说效果不错,但看看用药就让人费解,方药大多变化莫测,或加或减,极为随意。这种结果的真实性是值得怀疑的,其重复性如何也可想而知。由此想到当今一些中医院的中医们,大多不相信中医,他们谈中医时,眼神中流露出茫然,怀疑,鄙视,也有无奈……其原因,就是中药西药混用,或者经常随意性地开大方、杂方。我认为,无法进行临床研究的医生,是不能称呼为doctor的。
曾经,很长时间,我也不敢用经方原方,其原因是心中没底,用经方那几味药,能行吗?后来,随着经验的积累,底气自然会足起来。最难突破的是思想上的禁区:原方不加减,是否违背了辨证论治的原则?中医的灵活性如何体现?多年来,教科书给我们进行的辨证论治的教育太深刻了!不加减是机械的,加减是体现医生临床水平的,于是,大家习惯于加减,甚至大加大减,面目全非,甚至干脆无法无方,杂药一堆。结果,中医们原方不会用了,更不敢用了,犹如跳进了孙悟空用金箍棒画的那个圈,谁也不敢逾越一步。
用原方并不违背辨证论治
其实,用经方,首先要学会用原方。经方是前人数千年经验的结晶,其配伍经千锤百炼,已炉火纯青。用原方,是走捷径,也是对前人经验的尊敬。用原方,是学规矩,不成规矩,何成方圆?但是,这么重要的道理,很长时间我不明白。庆幸的是,现在总算是清楚了。
不过,话也要说回来,经方也有加减的,张仲景本来就有加减,只是加减有法度,而且药味也不太多。如果病情复杂,也有两三张经方同用的,这叫合方,如现代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