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

“忌发汗”与“非得汗不解”

2012年07月10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忌发汗”与“非得汗不解”

 

 

 

张英栋 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国中医药报

 

 

 

  彭子益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一书的温病本气篇中,有一篇《温病忌发汗何以温病非得汗不解》的文章,其中讲到:“发汗二字,误却医家不少。须知仲景伤寒论……发汗之方,其中自有得汗之理,并非麻黄汤桂枝汤将人身的汗提而出之也。缘人身阴阳之气,和合则治,分离则病。既分离又复和合,则汗出也。……所以荣卫一和、自然汗出而病解。经方发汗,实际上乃调和荣卫也……何发之有?”

 

  此节讲“发”只是得汗的一种途径,而不是唯一的途径。“发”只是针对方药的作用而言,而方药作用于人体后出现的反应要由人体的自我调节机制来决定。“汗”所体现的实质是人体阴阳之气“和合”状态的恢复,药物在人体正常状态恢复这个系统工程之中,充其量只能达到一个辅助和启动的作用。所以不能过分地夸大药物在治疗中的作用,并且过分地依赖药物,唤醒并且逐步扶持人体的自愈能力才应是医疗真正的价值所在。

 

  承接上文,书中继续说道:“伤寒阳明腑病忌发汗、服承气汤得大便后,病人安卧而通身得微汗,而病解;三阴脏病忌发汗,服四逆汤后亦通身微汗,而病解。并非承气汤四逆汤发汗,亦脏腑荣卫之气复和之故。温病忌发汗……温病之得汗而解,亦与……自然得汗而解之理同……”承气汤从方药角度理解为下法,四逆汤从方药角度理解为温法,治疗温病当用清解的方药,这些方药进入人体后,针对不同的人体状态进行调整,最终达到了“脏腑荣卫之气复和”的治疗目标,治疗成功的标志是一致的——得“微汗,而病解”。

 

  笔者近年提出的广汗法,是以“汗解”为目标来定义治疗方法的,以“正汗”为标准来测定治疗方法的正误的。之后笔者研读古医家言论,才发现广汗法的核心意义已有无数的中医前辈反复阐述过,彭子益也是这无数中医先知中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