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

冬病夏治试试长蛇灸

2012年07月19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冬病夏治试试长蛇灸

 

 

 

屠法玉 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屠法玉中医诊所

 

 

 

中国中医药报

 

 

 

  冬病夏治试试

 

  “长蛇灸”又称“督脉灸”、“铺灸”,所用材料为大蒜泥及麝香,铺在人体脊背正中,上用艾绒点燃灸之,因形似长蛇,故名“长蛇灸”,可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笔者在其基础上,将隔蒜灸改成隔姜灸,并结合经络推运、针刺、敷药综合治疗,12年来用于冬病夏治,取得了良好疗效。

 

  操作规程

 

  施灸材料

 

  鲜生姜、督灸粉(附子、肉桂、冰片)装瓶备用。

 

  操作步骤

 

  一、制取姜泥

 

  取新鲜洗净晾干的生姜打成姜泥,把渗出的姜汁装瓶备用,姜泥必须现打现用。

 

  二、施灸步骤

 

  1.患者俯卧,露出脊背,先给以背部经脉推运三遍,而后点刺大椎、定喘、风门、肺俞、心俞、膈俞、脾俞、肾俞等穴;手蘸姜汁在背部擦一遍,以防患者突遇凉的姜泥感到身上不舒服,之后再在背上沿脊柱撒上一层督灸粉。

 

  2.铺姜泥:沿脊柱铺姜泥,从大椎一直铺到腰骶部,宽68厘米,1.52厘米,两端用卷成条的卫生纸围起来,以防姜汁溢出。

 

  3.放艾绒:把艾绒捏成三角形放到姜上,底宽33.5厘米,尖高33.5厘米,从头端到尾依次点燃,待燃尽无烟时稍停3分钟,再在原艾灰的上面放第二遍,如此共灸3遍。

 

  4.盖毛巾被保温2030分钟。第三遍燃尽后,把余火压灭,用旧报纸折叠成宽1215厘米的长条覆盖在姜灰上,报纸上再用塑料薄膜盖上(防止污染毛巾被),而后盖上毛巾被,保温2030分钟。此程序非常重要,是取效之关键。

 

  5.依次揭掉覆盖物,把姜泥取下装入塑料袋中,让患者带回家煎水泡脚。

 

  6.全部结束后,让患者喝一杯热水。

 

  7.术后医嘱:勿受凉,远离空调、电风扇,勿饮冷。

 

  适用范围

 

  疗效较好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轻度肺气肿、肺心症,冬季及受凉易发作者;习惯性感冒患者;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不发热或热退后,以及用抗生素治疗,仍咳嗽不止者,往往一次见效;产后阳虚背寒症。

 

  疗效较差的:支气管扩张反复感染或伴有咯血者;老慢支合并肺气肿、肺心症,症状较重,反复感染,四季皆咳嗽,动则喘息,不能长久俯卧治疗者;过敏性哮喘,春夏季易发作者。

 

  注意事项

 

  五岁以下小儿不能配合,不宜用。重症肺气肿,肺气症患者,不能久趴,不宜用。阴虚体质不宜用。

 

  为控制艾柱火力大小,防止火力太大灼伤皮肤,可用隔热板隔热。

 

  时间要求

 

  该疗法对时间的要求比较宽松。只要室内温度达到摄氏20℃以上即可采用。一般从夏至(620前后)开始,到秋分结束,可延长到920日。每天1次,连续6次为1个疗程,每月治疗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月。

 

  疗法优势

 

  本疗法首先在背部进行经络推运,不但能疏通督脉和膀胱经,而且还能查出患者所患的病症、所涉及到的脏腑,然后进行辨证施治,在背部选穴针刺,并在背部正中撒督灸粉以加强温阳效果。把隔蒜改成隔姜灸,生姜味辛性温,发表散寒,温肺止咳,肺喜温而恶寒,加上艾之辛香,通十二经,善入脏腑,能消阴翳,温通能力很强,艾姜配合相辅相成,温通能力更强。

 

  本疗法综合了各种疗法的优点,协同作用、全面疏通、整体调节、辨证施治,因铺灸面广,艾柱长而大,火力足,故有很强的温通作用,对各种类型的虚寒性疾病有很好的疗效,能防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