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

打通任督源自少林寺武术伤科

2012年08月10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打通任督源自少林寺武术伤科

 

 

 

韦以宗 北京光明骨伤医院

 

 

 

中国中医药报

 

 

 

  “小周天”功法早期并无“打通任督”之说。少林武术家创立“点穴致伤”法,即用一指禅功法“打通任督”,以救治被点穴致伤者。“打通任督”之说法继以广泛流传。

 

  自甘肃省卫生厅推广“真气运行”练功强身法以来,人们一直对“打通任督”予以关注。实际上,人体任督二脉都是通畅运行的,所谓的“真气运行”实则为导引练功的“调气法”。

 

  “小周天”功法早期并无“打通任督”之说

 

  这种气功,最早有文字记载是晋朝葛洪的《抱朴子》一书,唐朝孙思邈于《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七养性》中较详细介绍,称为“调气法”:“每旦夕,面向午,展两手于脚膝上,徐徐按捺肢节,即口吐浊气,鼻引清气。良久,徐徐乃以手左托、右托、上托、下托、前托、后托,嗔目张口,叩齿、摩眼、押头、拔耳、挽发、放腰、咳嗽发,阳振动也。双作只作,反手为之。然后掣足仰振,数八十、九十而止。仰下徐徐定心,作禅观之法,闭目存思,想见空中太和元气,如紫云成盖,五色分明,下入毛际,渐渐入项,如雨初晴,云入山,透皮入肉,至骨至脑;渐渐下入腹中,四肢五脏皆受其润,如水渗入地若彻,则觉腹中有声汩汩然。意专思存,不得外缘,斯须即觉元气达于气海。须臾则自达于涌泉,则觉身体振动,两脚卷曲,亦令床坐有声拉拉然。则名一通。一通、二通,乃至日便得三通、五通,则身体悦泽,面色光辉,须毛润泽,耳目精明,令人食羡,气力强健,百病皆去。”

 

  后世将此“调气法”简称“气功”,练得“一通”、“二通”者称“小周天”,练得“三通”、“五通”称“大周天”。

 

  明朝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也述及“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照察之”,“任督二脉,人身之子午也,乃丹家阳火阴符升降之道,坎离水火交媾之乡”。可见,“小周天”练功法,古代也无“打通任督”之说。

 

  “打通任督”源自跌打点穴治伤法

 

  那么,甘肃的“打通任督”来自何处呢?

 

  笔者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少林寺武术伤科流派,并校释出版了《跌损妙方·救伤秘旨校释》,2008年又再版该书,并收录15部少林寺秘传伤科方书,出版《少林寺武术伤科秘方集释》。在对少林寺武术伤科流派学术思想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所谓“打通任督”是少林寺武术伤科的术语,与小周天气功毫无关系。

 

  少林武术伤科源自明朝异远真人的《跌损妙方》一书,书中有“血头行走穴道歌:周身之血有一头,日夜行走不停留;遇时遇穴若伤损,一七不治命要休;子时走往心窝穴,丑时须向泉井求;井口是寅山根卯,辰到天心巳凤头;午时却与中原会,左右蟾宫分在未;凤尾属申屈井酉,丹肾具为戌时位;六宫直等亥时来,不教乱缚斯为贵”之说。

 

  由于“血头行走穴道歌”所述十二个穴道除蟾宫穴之外,其余十一个穴道都是在任督二脉上,即:心窝穴、泉井穴、井口穴、山根穴、天心穴、六宫穴、丹肾穴、屈井穴是在任脉上;凤头穴、中原穴、凤尾穴是在督脉上。后世少林武术家根据血头行走穴道之论,创立“点穴致伤”法(又名“点脉”)以及相应的“打通任督”(又称“解脉”)的治法。其点穴法是少林武术家练就的“一指禅功”(少林一指禅不同于现在推拿手法的一指点穴,少林一指禅功是自童子练成的硬功,即绷直食指发功,可灭一米远的点燃蜡烛,还可穿透泥砖墙的功)。按照穴道的时辰用一指禅点穴致伤。据说,被点穴者,任督郁阻,出现疼痛,失眠,不能进食,往往慢性消耗而死,也即古人所说的“一七不治命要休”。救治的方法,就要“打通任督”。打通的方法,按“血头行走穴道歌”的时辰,用“一指禅功”点通受伤的下一个穴位,即可“打通任督”。现在伫立在少林寺药局内、建于明朝的“铜人”,既是训练“小周天”的示意图,也是当年少林武僧传教“点穴秘法”的教具。

 

  除了用一指禅点穴“打通任督”之外,还有内服方药。即“十二时辰廿四方”,此方药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少林武师吕慕陶传授下来。笔者已收录于《少林寺武术伤科秘方集释》一书中。

 

  因“点穴致伤”或“点脉”与“打通任督”的说法在武术界广为流传,因此,金庸的武侠小说中也大量引用,但很多已经渐渐脱离其原意了。

 

  近些年来,中医学术正受人诟病,我们中医界的专业人员,在继承发扬祖先技术时,应注意历史文献的复习,不要断章取义,夸大其词,更不能把古为今用当作自己的“发明创造”,这不利于中医学术的健康发展,应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