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

郁闭无汗冰与胶

2012年08月14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郁闭无汗冰与胶

 

 

 

张英栋 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国中医药报

 

 

 

  笔者常将银屑病皮损比喻为“冰”,并且按照皮损积结的程度、皮损的大小、厚薄等将皮损依次比喻为冰渣、冰点、冰片、冰块、冰球、冰山。为什么将银屑病皮损比喻为冰呢?只因为其无汗、不通。

 

  不通的是否只有“冰”呢?不是,还有“胶”。“冰”与“胶”均与液体相关,与人体内以液体为主相仿。

 

  如果“冰”代表的是寒湿积聚的话,那么“胶”代表的是湿热胶着状态。用“冰”与“胶”来表述两类性质截然不同但都以局部皮肤无汗为表现的皮损,给医生和患者以直观的认识。

 

  清代医家何梦瑶说:“盖万病非热则寒,寒者气不运而滞,热者气亦壅而不运,气不运则热郁痰生,血停食积……”(《医碥卷之一·杂症·补泻论》)“气不运”即“郁”,“郁”的极致就是闭。世界万病不是热就是寒,而寒热都可以导致“气不运”,也就是说寒热都可以导致郁,甚至闭。

 

  寒主收敛、闭藏,因寒而气血凝涩不通比较容易理解。而“热者气亦壅而不运”需要作更多的思考。

 

  刘河间说:“郁,怫郁也。结滞壅塞而气不通畅,所谓热甚则腠理闭密而郁结也。如火炼物,热极相合而不能相离,故热郁则闭塞而不通畅也。然寒水主于闭藏,而今反属热者,谓火热亢极,则反兼水化制之故也。”

 

  银屑病皮损处无汗,有由寒导致者,也有由热导致者,由寒导致的不通可以简单理解为“冰”;而由热导致的不通可以简单理解为“胶”。

 

  体内的津液、血均属阴,受寒则为阳气不用,无法温通故而结“冰”,受热则为阳热过亢,煎灼阴液而为“胶”。“冰”需要温通而开,“胶”需要凉润而化。

 

  目前临床所见属“冰”者居多,多兼有苔白,舌淡,畏寒、肢冷等症,故笔者讲“冰”时更多,以麻桂姜附取效者较多。少数的银屑病皮损是由湿热导致的,“胶”一类银屑病皮损治疗多用龙胆泻肝汤、三仁汤、甘露消毒丹等,湿热渐清,正汗可复。

 

  医者不可固执定见,治疗需因人因地因时因证制宜。看到热时一定也要想到寒,“万病非热则寒”,不可只知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