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

防风通圣散治疗热证

2012年09月03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防风通圣散治疗热证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中国中医药报

 

 

 

  防风通圣散方出自刘河间的《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原方:“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薄荷叶、麻黄、连翘、芒硝各半两,石膏、黄芩、桔梗各一两,滑石三两,甘草二两,荆芥、白术、栀子各一分。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生姜三片,煎至六分,温服。涎漱,加半夏半两,姜制。”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为每服一两。荆芥为荆芥穗,且白术、栀子、荆芥穗用量为各二钱半。

 

  不计药引生姜,共17味药,在古方中可谓大方、复方。

 

  该方出自“风门”, 且方名中有“防风”二字,常理推测,组方应当以治风药为主。而原方中祛风药所占比例极少,防风、薄荷、麻黄、荆芥为祛风药,四药总量竟不及甘草用量。

 

  为什么?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在“诸风总论”中指出:“夫风热怫郁,风大生于热,以热为本,而风为标风,言风者,即风热病也。”《素问玄机原病式》中也指出:“凡人风病,多因热甚,而风燥者,为其兼化,以热为其主也。俗云风者,言末而忘其本也。”可见,刘河间在此处所指的风,是指风热,是以热为本,风为标。也就是说,防风通圣散在刘河间笔下是一张治风之方,而实际上是一张治热之方。

 

  那么,刘河间笔下的治热之方又为何方?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在“热门”中有神芎丸一方,“治一切热证”。组成为:“大黄、黄芩各二两,牵牛、滑石各四两。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小豆大,温水下十丸至十五丸,每服加十丸,日三服。冷水下亦得,或炼蜜丸愈佳。”并谓:“如常服此药,但除肠垢积滞,不伤和气,推陈致新,得利便快,并无药燥骚扰,亦不困倦虚损,颇遂病人心意。”

 

  对比二方,防风通圣散似乎侧重于治疗郁滞之热,神芎丸似乎侧重于治疗积滞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