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

针刺清喘穴治疗哮喘

2012年10月08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针刺清喘穴治疗哮喘

 

 

 

蔡志红

 

 

 

中国中医药报

 

 

 

  笔者所处地区是哮喘病高发区,在十几年的哮喘治疗临床工作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新方法及新穴位。新穴位位于任脉廉泉穴与天突穴之间,命名为清喘穴,运用于临床近万例哮喘患者,验证了此疗法具有即刻止喘,起效快的独特疗效,为患者从服药到药物起效赢得足够时间的特点。针刺“清喘穴”被认为是治疗哮喘的一种安全、简便、易行、经济、疗效确切的较好的治疗方法。哮喘的诊断标准参考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哮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适应证

 

  1.符合西医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分度为轻、中度诊断标准;

 

  2.中医辨镊为哮证发作期冷哮的门诊患者;

 

  3.病情程度分级属轻、中度者;

 

  4.年龄在18~65岁。

 

  禁忌证

 

  1.过于饥饿,疲劳者;

 

  2.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者;

 

  3.局部皮肤有痞染,溃疡,癜痕者。

 

  操作方法

 

  1.腧穴定位

 

  位于任脉廉泉穴与天突穴之间,环状软骨正中下方凹陷,以手指触之有抵触感。

 

  2.针刺方法   

 

  患者取头后仰位,用75%酒精(或碘伏)常规消毒清喘穴。医生以右手持针(用320.5~1寸的不锈钢一次性毫针)于清喘穴垂直进针0102厘米,手震颤5秒钟(其频率为140~160/),放松,微力,患者可即刻止喘。若5秒钟时未止喘,可将针提至皮下,先向左与皮肤成15゜的方向斜刺0406厘米,提插3(快提轻插),再将针提至皮下,向右左以皮肤成15゜的方向斜刺0406厘米,提插3(快提轻插),然后将针提至皮下,向下以与皮肤成30゜的方向斜刺0204厘米,手法以震颤为主(其频率为140~160次/分),放松,微力,同时嘱病人全身放松,深呼吸,病人在1分钟之内可止喘。

 

  根据病情不同,居住远近不同,可以每天、全天就诊或哮喘发作时就诊。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若病情需要,休息3天,可继续针刺第2疗程。

 

  注意事项

 

  1.宜在哮喘发作较重时进针,因为此时进针可反射性地刺激痉挛的支气管,使其敏感性降低,解除痉挛;

 

  2.进针时不要用力过猛,以免针尖刺入气管内而引起剧烈咳嗽,增加病人的痛苦;

 

  3.针刺时嘱患者全身放松,深呼吸。针毕时应嘱患者避风寒;

 

  4.针刺时患者有抵触感,少数患者有向上下发散的针传感,但很少有酸、麻和胀感;

 

  5.注意操作手法,起针应缓慢,针毕后用灭菌干棉球按压针孔1分钟左右,防止少数患者有出血倾向。

 

  可能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方案

 

  1.若患者在针刺过程中出现气短、面色苍白、出冷汗等晕针现象,立即出针,同时让患者平卧10分钟左右,亦可给少量白开水;

 

  2.如出现滞针现象,首先嘱患者全身放松,医生在滞针部位周围作轻微按摩,待缓解后出针;

 

  3.若伤及血管造成出血,应采用指压法按压5分钟左右,局部加冷敷,以促进凝血,24小时后患者自行热敷,促进血肿吸收;   

 

  4.若出现断针则迅速请外科医生会诊,以免发生事故。(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