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2012年10月29日
浅谈引血归经
□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中国中医药报
医云:“经者常也,月经有长度,经水有常期,其衍乎长者皆病也。”妇人月经失调者,多见经水先期,经量过多,月经持久不止,甚则崩漏等。临证对出血过多的治疗,古有塞流、澄源、复旧、止血、消瘀、补血等诸法。导致月经过多崩漏不止者,其病因病机错综复杂,是脏腑、气血、冲任功能失常,而以肝、脾、肾三脏功能失常最为重要。治疗之法当以引血归经为大法。引血归经与止血塞流,目的都是为了止血,但方法有异,塞流者多以固涩收敛的炒剂炭剂一类药物,疗效尚欠理想,而引血归经则多辨其证而灵活用药。如崩漏证,因于寒者宜温而引之,因于热者宜清而引之,因于虚者则补而引之,因于瘀者则化而引之,因中气下陷者则宜升提而引之。
引血归经之法,一则因势利导,调经又如治水,宜导不宜堰,若涓涓细流尚可筑堤堰堵,滔滔大河岂是堰堵所可济事。一般出血稍多,尚可固涩止血。若暴崩如冲,瘀血内阻,不思疏导,一味固涩塞流,势必瘀上加瘀,愈塞愈流。故对大出血患者应根据病情寒热虚实,标本兼顾,因势利导,引血以归经。而固涩之剂只可为辅助手段。二则治崩防留瘀,用药不宜寒凉,对血热崩漏当以热者清之的原则与清热凉血之剂有一定的止血效果,而过用寒凉则适得其反,血行宜畅不宜滞,血遇寒则凝,得热则行,故血热妄行与血凝均为反常,两者均不能导致引血归经,故用凉血之剂可适当配伍活血化瘀之品,如蒲黄、三七之类,也可加炮姜、艾叶之类佐以温运。总之,以引血归经而不留瘀为度。三则选方用药标本兼顾如气虚下陷者宜补气摄血,方用归脾汤,补中益气汤等;血虚有寒者,当温经摄血,以胶艾四物汤或加艾叶,干姜,鹿角胶之类;血虚有热者,治以养阴摄血,治以四物汤加天冬、麦冬、阿胶等品,肝经郁热者,治以疏肝敛血,八味逍遥散加减,心肝火旺者治以泄火泄热,三黄四物之类。总之,以引血归经为治崩漏之大法。
赵某,女,49岁,2009年5月10日初诊,自诉经来量多块下已10天,少腹疼痛不适,腰酸乏力,问其病史,诉一年来月经紊乱,经期或前或后,但每次月经量多,绵延半月余,观其形瘦,贫血貌,舌淡苔薄白,六脉沉细。
余思其已到更年之期,肾气已衰,气血也弱,无以提系则成血崩之势,但月经量多块下,必夹有瘀滞,方用少腹逐瘀汤轻剂以活血化瘀,使血脉流通而血自归经。
药用:炒小茴香3克,炒干姜3克,元胡6克,五灵脂6克,没药5克,川芎5克,当归12克,生蒲黄9克,官桂5克,赤芍9克,水煎服,二剂,每日一剂。
二诊药后,排出少量血块,血下减缓,已无腹痛块下,瘀血已去,当固气摄血以引血归经,宗《傅青主女科》加减四物汤。药用:当归15克,川芎5克,炒白芍10克,熟地30克,芥穗炭5克,山茱萸12克,川断6克,焦白术15克,甘草3克,五剂,水煎服每日一剂,以巩固疗效。
药后血下停止,诸症悉平,嘱其加强营养,半年后随访,无崩漏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