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医保健 >> 综合保健

颈性眩晕患者的颈肌训练方法

2012年11月29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颈性眩晕患者的颈肌训练方法

 

 

 

李中实 石东平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

 

 

 

中国中医药报

 

 

 

 

1

 

 

2

 

 

3

 

 

4

 

  颈性眩晕是指颈椎病引起,以眩晕为主要症状,可伴有恶心、呕吐、头颈痛、耳鸣、视觉障碍、出汗、心悸、肩背痛、潮红及上肢麻木等症状,其表现可呈多样化组合形式。有研究指出,50岁以上眩晕患者中,50%为颈性眩晕。

 

  颈椎是整个脊柱中屈伸、旋转活动度最大的部位。颈椎周围有多组富有弹性、韧性的肌肉及韧带组织,对颈椎起着固定和保护作用。颈椎的生理特征及功能要求其既有高度的灵活性,又具备足够的稳定性,以使其能保护脊髓、神经及椎动脉等重要组织,并能在三维空间内进行较大范围的生理活动。由于颈椎的支持结构远不如胸椎、腰椎和骶椎稳固,而且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颈椎活动度最大最频繁,因此,易发生损伤、退变和不稳。此外,在脊柱外伤中,颈部肌肉和韧带首当其冲地承受各种应力的冲击,亦容易受到损伤。

 

  基于颈椎上述生理特点,结合大量的临床实践,我们观察到颈性眩晕多在起床、翻身、低头、扬头等头颈部转动或体位改变时发生,劳累后容易发作或加重,休息或经颈托外固定治疗可以减轻。我们特创编了简便易行的颈肌训练方法,并对所有经我科诊治的颈性眩晕缓解期患者进行颈肌指导训练(李中实教授法),并且使用我们自行研制的“颈肌测量仪”检测量化训练前、后的颈肌变化,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颈肌训练宜每日早、晚各进行一组,每组训练的次数不限,以患者稍觉颈部疲劳为度,具体方法如下。

 

  患者端坐位,颈部屈曲15度,下颌微收,头颈肩部自然放松。

 

  中日友好医院骨科颈肌训练(李中实教授法)图解 

 

  图1颈肌训练特定体位。

 

  辅助者用手掌根部抵住患者前额部,并施以适当阻力,患者渐次增加颈部屈曲力量至最大程度以对抗阻力,以保持“颈肌训练特定体位”不变。5秒为1次,间隔2秒进行下一次。

 

  图2抗阻力等长颈屈肌训练

 

  患者双手十指交叉扣紧置于枕部,并适当施以向前阻力,同时渐次增加颈部后伸力量至最大程度。以持续保持“颈肌训练特定体位”不变,5秒为1次,间隔2秒进行下一次。 

 

  图3抗阻力等长颈伸肌训练

 

  颈肌训练时要求把双手掌固定在后枕部并保持双前臂平行。  

 

  图4抗阻力等长颈肌训练时手掌、前臂的特定体位  

 

  等长训练:是指肌肉收缩而肌纤维不缩短,即可增加肌肉的张力而不改变肌肉长度的运动。

 

  抗阴力训练:是通过外加的阻力对肌肉进行刺激,从而使其产生适应性肥大,达到增加肌肉强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