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

手随心转 法从手出

2012年12月05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手随心转 法从手出

 

 

 

——读孙树椿《清宫正骨手法图谱》有感

 

 

 

李盛华 甘肃省中医院院长

 

 

 

  中国中医科学院孙树椿教授新作《清宫正骨手法图谱》问世了。作为他的学生,当我接到老师亲自签名赐予我的书时,内心非常感动,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坐下来认真拜读后,感触颇深。老师能把纷繁复杂的学术专著写得这么易懂、易看、易学,非常人所能为。

 

  中医学是世界医学领域的一枝奇葩,是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学中最具特色、最具影响力的部分,其中的正骨手法可以说是骨伤科学的灵魂。作为孙老的学生,我们都知道老师手法之精湛,正像骨伤前辈李同生教授所言:“孙君尝施神奇妙手,起沉疴于顷刻,诚杏林之翘首,实正骨科之砥柱”,中医骨伤科同仁们在临床工作中都离不开手法的运用,但是却无人能将手法总结运用如是。

 

  《清宫正骨手法图谱》一书以图片形式系统介绍了清宫正骨手法,所有手法套路均由孙树椿亲自示范。全书分为概述、基本手法、分步手法、练功疗法四部分。基本手法部分将纷繁复杂的推拿手法归纳为推、拿、按、摩;点、打、揉、搓;滚、摇、捋、抖;伸、震、拨、转;戳、扳、归、散等20种。分述了每种手法的定义,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基本手法操作简便、实用,既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使用。分步手法是将基本手法按照头面部、颈项部、胸部、腰背部、肩、肘、腕手部、髋及大腿部、膝及小腿部和踝足部的解剖部位组成套路;在分步手法中,不仅详细描述了基本手法,更是集自己多年临床经验之大成,总结出了“套路手法”,让学者能从中学习和领略到“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的硬功夫。同时详细描述了操作时的注意事项,这些注意事项都是老师在五十余年的临床实践中摸索和总结出的,使学习者一目了然,便于掌握。

 

  关于手法,老师在书中指出:“手法治疗疾病不是简单的技巧和经验的组合,而是始终贯穿整体观念和辨证、辨病相结合的原则。”这为我们临床应用手法治疗各种疾病提出了总的指导原则。例如,老师在头部手法中讲到,“头部手法以推、揉、点、按、掐组成,通过刺激头部穴位可达到通经络、和气血,祛风解表,调节神经功能的作用……可治疗感冒、高血压、失眠、健忘、精神紧张等引起的头痛和偏头痛”。并指出“好的手法能使患者轻轻松松解除痛苦,宫廷手法主张轻、巧、柔和,正是此意”,所谓“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手法也。

 

  老师通过对骨伤科疾病的总结和梳理,针对筋、筋伤在骨伤科疾病中的特点,形成了以“辨证辨病,相互结合;筋伤手法,轻巧柔和;内治外治,相辅相成;功能锻炼,动静结合”为主要内容的独具特色的孙氏筋伤学术思想。同时孙师又对颈椎、腰椎等筋伤疾病的手法进行了规范研究,形成了“入其法而又出其法”的中医骨伤特色治疗手法,即孙氏筋伤治疗手法,这是对手法的创新与完善。

 

  目前,临床上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中医正骨手法在治疗中得不到广泛应用,而继承人甚少的宫廷正骨手法更是濒临失传。而宫廷正骨经验正是集中了几代人毕生所学和临床经验之精华总结出的骨伤科学中最精华、最实用、痛苦最小、疗效最好的治疗手法。应当继承和弘扬,正像老师在书的前言中所说:“无论从中医文化遗产的保护,还是从临床实用价值出发,都迫切需要全面总结宫廷正骨手法”。老师正是基于这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著成此书。李同生评价如是:“孙君身怀瑰宝,而不自秘,呕心沥血……故不辞艰辛,数经寒暑,将清宫秘传绝技,用精美彩图,加之生花妙笔,编著成《清宫正骨手法图谱》,化深奥为简易,推陈袭而易清新,文茂图俊,理实俱丰,为国内骨科首创,诚手法治疗之先声……可谓诸同道他山之助,启后学诸生之睿智。”可谓精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