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医保健 >> 家庭医疗

天冷谨防冻疮困扰

2012年12月11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天冷谨防冻疮困扰

 

 

 

张远翠 陕西岚皋县中医医院

 

 

 

中国中医药报

 

 

 

  入冬以后,天气逐渐变得寒冷,一些市民经常开展户外劳作和活动,没有注意到手、脚、耳、脸等部位防寒保暖,冻疮在不知不觉中又准时来“报到”,久治不愈反复发作,让人颇为心烦。提醒大家及时预防,不再遭受冻疮的困扰。

 

  据有关资料统计,每年冬季,我国有2亿人受到冻疮的困扰,其中主要是儿童、妇女及老年人。

 

  冻疮多发于严寒季节,一般在气温5℃以下时发生,但是预防冻疮从秋末冬初就该开始。若能未雨绸缪,积极采取措施,可以有效减轻或防止冻疮发生。

 

  预防冻疮首先是要进行耐寒锻炼,增强人体的耐寒能力。平时坚持多用冷水洗脸、洗手和洗脚,是预防冻疮的好办法;经常搓手、按摩脚、耳等部位,促进这些器官的血液循环,也同样有助于预防冻疮发生,同时,广大群众还应坚持适当的冬季锻炼,促进血液循环,进一步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害怕冻手冻脚,穿上厚厚的鞋袜和手套,结果生了冻疮。”市民王女士对此十分苦恼。这是因为她没有做好全身保暖造成,预防冻疮做到全身整体保暖才是上策。

 

  天气转冷时,对于过去已生过冻疮的部位,市民应特别注意保暖防湿。作好居室防寒、保暖和防潮,室内温度最好能保持15℃以上,相对湿度50%左右。凡手套、鞋袜等保暖用品,要宽大、松软、干燥。鞋袜不能太紧,以避免局部长期受压,影响血液循环。化纤织品吸潮性不如毛棉织品,并会产生“静电效应”,使血管收缩,最好不要使用。

 

  预防冻疮还可以通过食物温补和药物预防。适当吃些牛肉、羊肉等温性食品,改善营养供给情况,增强身体的耐寒力;有冻疮体质者,可在寒冷前服用温补肾阳的药物,另外还要增加维生及矿物质的食入;市民在易受冻部位搽上凡士林或其他油脂类也能免遭冻疮来袭。

 

  此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肢体远端血液循环差、手足多汗、营养不良、贫血等疾病会引起或诱发冻疮,市民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防止冻疮诱发。

 

  冻疮后保暖十分重要,要穿适度宽松保暖的鞋袜;有些冻疮的人发病后往往喜欢把手脚等冻疮部位直接靠近火炉、暖气等高温热源,其实这是不对的;同时要注意避免擦到或刮到冻疮的部位。

 

  冻疮不是大病,但是痒起来也是很要命的。不少人认为冻疮是小问题自行处理就好,却苦于不知道买什么药,对具体用药类型和剂量使用显得很盲目。其实,如果经过医生诊断后正确用药可能会“事半功倍”。

 

  产生冻疮后,轻度、皮肤未破者,可用复方肝素钠软膏,123次外搽患处;或用皮质类固醇软膏如0.1%丁酸氢化可的松,123次外搽患处;也可两者联合使用;其他如10%樟脑软膏、维生素E软膏、氧化锌软膏(糊膏)及辣椒酊等外用患处也可。若冻疮已破,局部可用5%硼酸软膏、红霉素软膏外涂,用无菌纱布包扎,并要注意保暖,避免重新冻伤。

 

  此外,云南白药、风油精、京万红药膏、十滴水等家庭常用药,也能涂搽治疗冻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