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2012年12月31日
中风病应分阶段用药
□ 李心甫 重钢总医院中医科
中国中医药报
中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发病急,症见多端,变化迅速,病势重、病程长,危及生命,病死率、伤残率很高。中医中风病涵盖了西医的脑梗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脑血管意外疾病。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认真研究中风的发病机制,结合西医脑梗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理变化特点,和西医治疗脑血管意外的最新成果,总结出在辨证分型的基础上分阶段用药经验如下。
急性期
重视气的固脱,善用补气药
急性期关键是判断缺血性或是出血性脑中风。门诊或住院的应做急症的常规处理,密切观察心跳、呼吸、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及早做脑CT,判断是缺血性或是出血性脑意外,脑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多少,以及脑血管意外患者外科手术指征。有外科手术指征的患者应立即转神经外科施行手术治疗。
中风病病人内科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中医治疗中风病的优势。辨证要点:首辨中经络或中脏腑:中经络一般无神智改变而病轻,中脏腑常见神志不清而病重。其次是辨闭证和脱证:中脏腑的主要症状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有神智障碍,神经检查有阳性体征,根据正邪情况有闭证和脱证的区别。闭证和脱证均为危重病证,治法不同,临床必须分清楚,以便制定正确的抢救方案。
闭证以邪实内闭为主,属实证。主要症状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痉挛,根据有无热象,分阴闭和阳闭。阳闭有热象,如口赤身热,气粗,躁扰不安,苔黄腻,脉弦滑而数。阴闭多表现为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苔白腻,脉沉滑缓。
脱证病势严重,都有神志不清症状,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大小便失禁,肢体软瘫,舌痿,脉细弱或微弱绝。
闭证和脱证是有区别的,但两者可同时并见,又可互相转化。闭证治不及时或误治,或正不胜邪,元气散脱,变为脱证。脱证经过治疗,症状逐渐消失,正气渐复,祛邪外达而病情好转。一般情况下,闭证以开闭祛邪,治标为主;脱证以固脱扶正治本为主。闭脱互见者,要权衡主次,标本兼顾。
中风病根本病因是内伤积损,元气亏虚,气血瘀阻,常涉及心、肝、肾、脾以及经络、血脉。中风急性期病情危重,变化迅速,常伴有意识障碍,在使用西药脱水、降压、保护脑细胞药物同时,也可选用清开灵、醒脑静等中药静脉滴注。
阳闭可用至宝丹、安宫牛黄丸,进行鼻饲开药,同时阳闭有腑实证候者,可用大承汤煎剂鼻饲或灌肠,荡涤肠胃有形之物,釜底抽薪,邪去正安。阴闭则应豁痰息风,辛温开窍,急用苏合香丸温开水化开灌服(或鼻饲),以温开透窍,同时可灌服涤痰肠。
脱证可用参附注射液或参麦注射液,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常规20~4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毫升中静脉滴注,15分钟1次,1日3~5次,注意总的输入量。颅内压高的患者要严格控制输液总量。同时可鼻饲独参汤或参麦汤,参麦汤。回阳救逆,收敛外散之元气。“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和源泉,既是脏腑功能的表现又是脏腑活动的产物。中风病急性期,尤其是中脏腑的气脱之证,治疗上特别重视气的固脱。
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