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2013年04月17日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迎新年惠民活动之:
专家坐镇再开擂台—给疑难杂症患者的福音
中医的根在民间,在中华大地上遍布着众多中医高手,他们魂系中医,坚守着中医传统技艺,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耕耘着,造福着一方百姓。中医治病用系统观诊治,传承和发展了“天人合一”的自然法则,治疗时把人作为整体看待,以人为本,符合现代生命医学的要求,能够满足疾病谱系变化带来的医疗手段需求复杂化、多样化的要求。尤其是针灸治病更是体现了中医“大道无边—至简、至深、至易”的辩证哲学思想,传承了数千年的中医文化之博大精深在国家“治未病”工程,以及治疗疑难杂症的实战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用以治病救人、繁衍生息的瑰宝,在全球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使用和传播中医药。为进一步促进公众对中医药疗效的认知与认可,推动民间中医药发展,为中国民间名医与广大患者搭建的沟通与交流的平台,让更多的人受惠于中医的博大精深,让更多民间名医有一个发挥其才能的舞台,使遭受病痛折磨的患者提升战胜病魔的能力,早日健康快乐起来,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特举办新一轮中医擂台。
本期中医擂台主攻病魔——自身免疫性疑难杂症
本期中医擂台特约专家简介
杨永利,男,汉族,生于1952年,出生在河北定州一个中医世家。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十二岁进入师门,从事中医的学习和实践。15岁那年随父亲到了陕西,1969年至1972年在陕西咸阳中心医院工作。后因家庭原因自动离开医院,从此到处访师拜友,进行学习和实践中医事业四十多年。曾拜平山孟贤壁卫生院院长苏兵锡,学习中西医的临床治疗。后又拜河北省中医研究院细胞学专家张晓琴,从事细胞免疫学的学习,掌握化验数据的分析,加深对疾病的进一步认识,总结出独具特色的“三维新中医临床医学”,填补了中医理论的空白。“三维新中医临床医学”是集中医、西医、营养保健医三维理论于一体,形成从理论到实践的优势互补,真正做到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医学实践中可为硕果累累,把很多不治之症变成了可治之症。在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时运用这一理论,分析疾病,开方诊治可为手到病除。成功案例甚多。
专家杨永利攻克疑难杂症病例摘要
杨永利这些年来对各种疑难杂症,总结了一套独特的认识和治疗方法。特别是自身免疫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克罗兹、糖尿病的综合治疗等,都取得了一些较好的疗效。仅举十例,以供分享。
1、
2、会员直接输入账号登录(新用户需在左侧的“会员登录”框下点击“注册”)
3、新用户请按提示依次输入(邮箱地址、用户名、密码及验证码),之后点“注册”
4、登录成功后再依次点击“会员之家、左侧第五项的中医擂台、擂台介绍”
5、预约流程说明敬请参阅:http://www.cngjzj.com/huiyuan.asp?id=10282
6、表格下载:中医擂台:疑难杂症登记表.doc
原文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37585c301014n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