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

辨治过敏性疾病常用药对和组方

2013年01月09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辨治过敏性疾病常用药对和组方

 

 

 

姚实林 安徽中医学院

 

 

 

中国中医药报

 

 

 

  过敏体质属于特禀质的一种,是在禀赋遗传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特异体质,在外在因子的作用下,生理功能和自我调适力低下,反应性增强,其敏感倾向表现为对不同过敏原的亲和性和反应性呈现个体体质的差异性和家族聚集的倾向性。过敏体质与变应性鼻炎、湿疹、荨麻疹、过敏性紫癜、IgA肾病等过敏性疾病有密切关系。对过敏性疾病的治疗,中医着重于调节过敏体质,从内因进行治疗,而西医着重于对抗过敏原和对症治疗,从外因进行治疗,因而中医治疗过敏性疾病因其独特的疗效而具自身优势。王琦教授在通过调节过敏体质治疗过敏性疾病方面,具有独到的用药经验,其研制的过敏康Ⅰ号(由麻黄、女贞子、生甘草、蝉衣、防风等组成)和过敏康Ⅱ号(由黄芪、乌梅、丹皮、黄芩、百合等组成)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笔者对王琦导师治疗过敏性疾病的组方经验浅探如下。

 

  王琦治疗过敏性疾病时,首先强调对过敏体质的调节,但也注重对过敏疾病的治疗,将治“过敏人”与治“过敏病”有机结合起来。过敏体质的主要病机为气虚不固、阴虚血热,宜长期调节,而过敏病的主要病机为血热、血瘀、肺热、痰盛,在急性发作期宜短期治疗,中病即止,继以益气养阴等调体之法善后。经分析王琦导师治疗过敏性疾病的处方,发现其多由以下一些小方、药对或常用单味药组合而成,并据证灵活加减。

 

  玉屏风散  出自元代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具益气固表止汗之功,用于表虚自汗,以及虚人腠理不密,易于感冒,汗出恶风,面色*白,舌淡苔薄白,脉浮缓。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玉屏风散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有中成药中的“丙种球蛋白”美称,现代临床在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王琦导师在治疗变应性鼻炎、荨麻疹、原发性过敏性紫癜、支气管哮喘、慢性肾小球肾炎等免疫功能失调性疾病时常用玉屏风散,过敏康Ⅱ号即含有玉屏风散的3味药物,用于过敏性疾病的缓解期。

 

  麻杏甘石汤  出自《伤寒论》,由麻黄、杏仁、炙甘草、生石膏组成,具辛凉宣泄、清肺平喘之功,用于外感风邪,身热不解,证见咳嗽喘逆、气急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数者。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麻杏甘石汤具有镇咳平喘、抗变态反应的作用。其中麻黄中所含的麻黄碱尚可收缩皮肤、黏膜的血管;石膏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钙,经胃肠吸收后可增加血钙浓度,从而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王琦常将麻杏甘石汤用于治疗变应性鼻炎、荨麻疹的急性期,过敏康Ⅰ号中即含有麻杏石甘汤。

 

  苍耳子散  出自《严氏济生方》,由白芷、薄荷、辛夷花、苍耳子组成,具有芳香清窍、祛风散寒的功效,治疗鼻渊之鼻流浊涕不止,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和慢性鼻窦炎以及变应性鼻炎。方中苍耳子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张景岳《本草正》谓其“治鼻渊”;辛夷花辛散温通,芳香走窜,上行头面,善通鼻窍,为治鼻渊头痛要药,《滇南本草》谓其“治脑漏鼻渊,祛风”,《名医别录》谓其“温中解肌,利九窍,通鼻塞、涕出”;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本草纲目》谓其“治鼻渊、鼻衄、齿痛、眉棱骨痛”;薄荷辛凉,《本草纲目》谓其“辛能发散,凉能清利,专于消风散热。故头痛,头风,眼目、咽喉、口齿诸病,小儿惊热,及瘰疬、疮疥为要药”。苍耳子散乃攻伐之品,易耗气散气,不可久服。王琦常用苍耳子散治疗变应性鼻炎急性期或慢性鼻窦炎合并变应性鼻炎,症见鼻流浊涕不止者,有时将苍耳子散减去一二味与细辛合用。

 

  乌梅 蝉蜕    蝉蜕甘寒,宣散风热而能透疹止痒,药理研究有抑制变态反应作用;乌梅酸涩平,性善敛肺涩肠生津,治久嗽、久痢,具有脱敏之功,是祝湛予创制的名方过敏煎(防风,银柴胡,乌梅,五味子,甘草)的药物组成之一。两者一散一敛,共奏祛风脱敏除痒之功。王琦常用乌梅、蝉蜕药对治疗常见过敏性疾病,如变性性鼻炎、荨麻疹、IgA肾病。

 

  百合 黄芩  百合甘、微苦、微寒,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缪希雍《本草经疏》认为“涕泪,肺肝热也”,百合“清阳明三焦心部之热,则上来诸病自除”;又吴仪洛《本草从疗》谓“百合之甘敛,甚于五味之酸收也”。黄芩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压,善清肺热;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黄芩具有抗菌、抗炎及抗变态反应的作用。百合配黄芩,一润一燥,滋而不腻,燥不伤阴。王琦常用其治疗变应性鼻炎、鼻窦炎之偏于肺热者。

 

  徐长卿 豨莶草  徐长卿辛温味微苦,祛风除湿,止痛止痒,善治湿疹、荨麻疹和皮肤瘙痒豨莶草辛苦性寒,祛风湿、利关节、解毒,用于风湿痹痛、风疹湿疹,《本草纲目》谓其“治肝肾风气,四肢麻痹,骨痛膝弱,风湿诸疮”。两者相伍,止痒之功相得益彰。王琦常用其治疗荨麻疹之瘙痒者。

 

  路路通  味苦性平,具祛风活络、利水通经之功,用于关节痹痛、麻木拘挛、水肿胀满、湿疹、乳少经闭。叶橘泉主编的《现代实用中药》谓其“有收敛、消炎、消毒作用”。王琦常用其治疗变应性鼻炎的鼻塞不通。

 

  百部  甘苦微温,内服润肺止咳,外用灭虱杀虫止痒,可治百日咳、肺结核、蛲虫病、滴虫病、疥癣。王琦常用其治疗变应性鼻炎之由尘螨所致者,以杀虫止痒。

 

  生地 牡丹皮 赤芍 水牛角  生地甘苦味寒,具清热凉血、生津润燥之功;牡丹皮辛苦微寒,清热活血散瘀,现代药理研究显示牡丹皮具有较好的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赤芍味苦微寒,行瘀、止痛、凉血、消肿;水牛角是犀角的代用品,味苦咸性寒,清热解毒、凉血定惊。生地、牡丹皮、赤芍合用,养血凉血,是治疗温病发斑之最佳组合,血热重者,更益之以苦寒之水牛角。王琦常用其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之属血热者。

 

  女贞子 何首乌  女贞子甘苦性凉,补益肝肾、清虚热、明目,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女贞子具有抗炎作用,可调节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功能;何首乌苦甘涩,性微温,具养血滋阴、润肠通便、截疟、祛风、解毒之功,《滇南本草》谓其“治赤白癜风、疮疥顽癣,皮肤瘙痒”。王琦常其治疗过敏性疾病阴虚明显者。

 

未完,全文链接:http://www.cntcmvideo.com/zgzyyb/html/2012-12/26/content_685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