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交流 >> 临床实践

调经三法治疗黄褐斑

2013年01月15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调经三法治疗黄褐斑

 

 

 

陈祥芳 陈宝贵名中医工作室 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武清中医院

 

 

 

中国中医药报

 

 

 

  黄褐斑是一种获得性色素沉着皮肤病,亦称为“肝斑”、“黧黑斑”。主要表现为脸面部的色素沉着斑,轻者为淡黄色或浅褐,点片状散布于面颊两侧,以眼部下外侧多见;重者呈深褐色或浅黑色,似面罩般遍布于面部。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内分泌失调为主要原因。

 

  陈宝贵临证秉承《灵枢》“司外揣内,司内揣外”之旨,认为凡病正如《丹溪心法》所言:“有诸内者,必形诸外。”根据临床黄褐斑者多为女性,而黄褐斑者十有八九伴有月经不调,陈宝贵认为黄褐斑实为月经不调的外在表现,月经调则色斑退。故临证治疗黄褐斑常用疏肝调经、健脾调经、化瘀调经三法调治。具体三法如下。

 

  疏肝调经   女子以肝为用,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若情志失调,肝郁气滞,血行不畅,瘀阻脉络。症见面生黄斑,经行不畅,常伴有腹胀腹痛,舌红苔白,脉弦。治疗需疏肝调经,方选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加减,药用柴胡、陈皮、 川芎、枳壳、白芍、甘草、香附、蒲黄、麦芽等。

 

  健脾调经   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肝郁久则乘脾,此时表现为月经量少,色暗黑,乏力,眠则多梦,舌胖大有齿痕,脉弦细无力,治疗需健脾调经,方选逍遥散合归脾汤加减,药用白术、白芍、茯苓、柴胡、甘草、当归、黄芪、党参、龙眼肉、木香等。

 

  化瘀调经   病久或贪凉,致经血不通,瘀血内阻,症见血行不畅,经血色黑或月经量多大量血块,常经行前或经行一二日腹痛、腹胀,舌暗有瘀斑,脉细涩,治疗需化瘀调经,方选少腹逐瘀汤加减,药用小茴香、干姜、延胡索、没药、当归、川芎、肉桂、赤芍、蒲黄、五灵脂等。

 

  典型病例

 

  韩某,女,32岁,面部色斑2年余,加重3月。症见面颊部对称性黄褐色色素沉着,月经量少,色暗,有血块,无腹痛腹胀,夜寐梦多,平日困倦,舌胖暗,脉弦细。诊为肝郁脾虚,方选逍遥丸合归脾汤加减。处方:白术10克,白芍15克,茯苓15克,柴胡6克,甘草6克,当归15克,干姜6克,炒栀子10克,黄芪20克,远志5克,党参15克,香附10克。7剂,日1剂,水煎300毫升,分3次温服。

 

未完,全文链接:http://www.cntcmvideo.com/zgzyyb/html/2013-01/14/content_691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