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

任继学用药配伍经验

2013年01月18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任继学用药配伍经验 

 

 

 

洪文旭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中国中医药报

 

 

 

  国医大师任继学(1926-2010年),生前系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从医60余载,潜心中医急证医学研究,提出辨证10法新观点,擅治心脑肝肾等疑难杂症。专著有《中医急诊学》、《悬壶漫录》、《任继学经验集》等,获科技成果奖多项。笔者通过学习有关著作,现将其用药配伍经验总结如下:

 

  基础研究立新论

 

  任继学教授认为,中医药学著作浩如烟海,必须持之以恒,勤奋苦读,才能学到中医的精髓。应从基础开始学习,先是粗读、泛读经典著作,然后将诵、释、体会三者互用,深谙医理,探求经旨,融汇贯通,指导实践。采其精华,为我所用。并先后提出肺胀、胆胀、真心痛、时行感冒、虚损性肾衰、急性肾风等20余种病名及系统的辨证论治理论,促进了中医学术的发展。如中医将心分为神明之心和血肉之心,与脏腑的生理功能相互为用,故心病则神摇,神动则脏腑不安,心神不宁而疾甚。脑髓为奇恒元神之府,多精质之体,可协调阴阳气血,完成生生化化之功,适应自然对人体的影响。肾为水火之宅,人之五脏六腑、经络的生理活动皆发源于肾,是生命之根,精微之府,气化之基。这些理论用于临床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秋季腹泻为时疫病毒所致,以急性发作,水样粪便,或有黏液,日48次,或10次以上,伴呕恶、腹胀、发热或肢体酸楚等,湿热证用参术治中汤(苍术、苦参、车前子、前胡、茵陈、泽泻、马齿苋、莲子肉、黄柏、茯苓、厚朴),暑湿证用清暑解毒汤(滑石、扁豆、甘草、西瓜翠衣、苍术、马齿苋、黄连、官桂、泽泻、荷梗,送服紫金锭),寒湿证用温中逐湿汤(白术、藿香、官桂、白蔻仁、泽泻、白芷、莲子肉、炮姜、茯苓、羌活,送服紫金锭),效果显著。

 

  急难重证起沉疴

 

  任继学是著名的中医内科急证学家,他创建了较完整的中医急诊医学体系。如中风分两种,缺血者多中经络,亦有中脏腑者,为郁塞经络之候;出血者多中脏腑,亦有中经络者,乃络破血溢之候;采用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针对具体病情,选用开闭、固脱、豁痰、潜阳、化痰、理气、填精、温阳8法,并自拟许多方剂,如两救固脱饮、潜阳熄风汤、活络化瘀丹、理气返正汤、滋营养液膏、益脑丸、温阳健肢汤等,使这一危重症得到及时治疗,改变了过去人们认为中医不能治急证的悲观论点。

 

  心痛分两种,真心痛为重,厥心痛为轻,以膻中及左胸膺疼痛,突然发作或发作有时为特点;治疗真心痛阴脱用当归、银花、玄参、甘草、炒土鳖、三七粉煎服,阳脱用红参、麦冬、五味子、附子、山萸肉水煎鼻饲,均可配合丹参、参麦点滴;痰痹证用瓜蒌薤白半夏汤;气滞血瘀证用血府逐瘀汤;阴血虚证用养阴降复汤(旋覆花、降香、郁金、生槐花、葛根、合欢、三七粉、枸杞、生芍药、当归、沙参、麦冬);阳气虚证用温阳通络汤(鹿角胶、淡菜、生槐花、葛根、降香、川芎、枸杞、桂枝、细辛、附子、白胶香、三七粉);气虚血瘀证用补阳还五汤等。肾风分两类,急性多实,以眼睑肿如卧蚕状、尿少、腰痛、眩晕,渐致颜面、胸腹、四肢浮肿,治疗用土茯苓、紫荆皮、马勃、藿香、生地榆为主,按风寒、风热、湿热、寒湿等加减;慢性多虚,以急性失治误治而转,或至肾衰、水毒、血极之危证,治疗用土茯苓、爵床为主,按脾肾阳虚、脾肾阴虚、肾气失调等化裁。可谓经验之谈。

 

未完,全文链接:http://www.cntcmvideo.com/zgzyyb/html/2013-01/17/content_693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