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2013年01月28日
论钱乙治急惊风的学术思想
□ 朱祥麟 湖北鄂州市中医医院
中国中医药报
急惊风为儿科四大重症之一。其主要临床证候是起病急,神志昏迷,两目上窜,牙关紧闭,颈项强直,四肢抽搐。其发生之先,常有呕吐,发热,烦躁不宁,睡卧惊惕;或弄舌摇头,咬牙齘齿,时时惊啼等先兆症状。其发短暂,常不易察觉。
其证有由感受风寒而引起者,有受温热之邪而导致者,有因食积痰热所致者,亦有因大惊猝恐而生者,其治法各异。
钱乙乃中医儿科鼻祖,其治疗小儿惊风有独到的见解。探讨钱乙治疗小儿急惊风的学术思想,对防治小儿急重危病有重要临床意义。
分内外辨因论治
小儿急惊风症钱乙称之为发搐,他认为主要是肝木动风的症候。其施治首当分清外因、内因。
1.外因发搐 钱乙指出:小儿:“血气未充,不能胜邪”,且“不耐寒暑,易虚易实”。若风寒暑热之邪侵袭,常有壮热无汗,迅即神昏项强,目上扬,四肢抽搐。乃外邪内陷,上扰心神,下动肝风所致。钱乙认为以“肝外感生风”,为常见证候,其脉呈“风浮”,症见:“呵欠,顿闷,口中气热”,或“哭叫,目直……项急”,外风乘肝,“故发搐也”。其治法:“当发散,大青膏主之。小儿生本怯也,多此病也”。方以天麻、白附子、蝎尾、乌梢蛇、薄荷祛风止痉,青黛、朱砂、竹黄、牛黄清心化痰热镇惊,合为祛风定搐的有效方剂。
2.内因发搐 亦有内热动风者,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如乳食积滞,郁而发热,激动肝风。其证候目内青,左腮赤,目直,搐搦,脉洪实。钱乙说:“肝热,手寻衣领及乱捻物,泻青丸主之。”方以山栀、大黄泻肝热荡脾滞为君,佐以当归养肝,川芎、羌活、防风舒肝,冰片平肝,共奏泻热去积调肝熄风之效。
其内风有由心病及肝者,如钱乙说:“凡病或新或久,皆引肝风”,然必“得心热则搐,以其子母俱有实热,风火相搏故也”,“小儿急惊者,本因热生于心,身热面赤引饮,口中气热,大小便黄赤,剧则搐也。盖热盛则风生……利惊丸主之,以除其痰热……若热极,虽不因闻声及惊,亦自发搐”。此即心经痰热盛引动肝风,方以轻粉、青黛、牵牛、竹黄为丸,薄荷汤下,以除心经痰热,痰热去,风自平。
别脏腑定位论治
风邪外受,不独能伤肝,凡五脏皆可侵袭并见诸兼证;而内风所生,亦非独责于肝,常与其他脏腑机能失调相关联。因而急惊风的治疗必分别病位在何脏何腑,用药随证而施之。
如外风伤肝兼脏症:“并心则惊悸;并肺则闷乱,喘,哽气,长出气,嗽;并肾则畏明”,“伤风手足冷,脾脏怯也”。“伤风吐泻身热,多睡,能食乳,饮水不止,吐痰,大便黄水,此胃虚热渴吐泻也”。钱乙认为某脏腑不足,即并见某脏腑之症。其治疗“各随补母,脏虚见故也”。“当煎入脏君臣药,化大青膏”。如风伤肝发搐以薄荷煎汤送服大青膏;并肺则先服泻白散,再服大青膏;并脾则先煎服益黄散和脾,后服大青膏发散;并胃则先服白术散,后服大青膏。若风邪“不散,有下证,当下,大黄丸主之。大饮水不止而善食者,可微下,余不可下”,当先散风。小儿之体“易虚易实”,必守勿犯“虚虚实实”之戒。辨其脏腑虚实,补泻亦有先后,如此则方证洽合。
按时间诊治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