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2013年02月25日
糖尿病足的中医外治法
中国中医药报
糖尿病足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糖尿病足定义为:“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也有增高趋势。糖尿病足如得不到及时治疗,会逐步发展,加重病情,甚至截肢致残、能力丧失,严重恶化者还会导致死亡。因此,对糖尿病足不可小觑,要引起足够重视,积极治疗。
糖尿病足临床表现可分为0~5级。0级有发生足部溃疡的危险因素,但目前尚无溃疡;1级足表面有溃疡,但尚无感染;2级有较深的溃疡,常合并软组织炎,但尚无脓肿或骨的感染;3级有深度感染,伴有骨组织病变或脓肿;4级在趾、足跟或前足背有局限性坏疽;5级全足坏疽。
中医学文献中并无与糖尿病足相对应的病名,但是其描述的症状表现类似于糖尿病足的表现。早在《灵枢·痈疽篇》就有记载:“发于足趾名曰脱疽,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后世医家多根据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如肢体末端疼痛、感染、溃疡、坏疽等,将之归属为中医的“消渴”、“脱疽”的范畴。认为糖尿病足基本病因病机是久病消渴,气阴两虚,致燥热内结,耗灼营血,络脉瘀阻,热毒内蕴,热毒湿热瘀血相互搏结而化腐成脓;或筋骨皮肉失去气血津液濡养,致气血瘀阻,逐渐干黑而成。至疾病后期常表现为成脓后久不溃破或溃后难愈、肉芽苍白、生长缓慢等一派气阴两虚、血不养筋、络脉瘀阻的证候。其中气阴两虚为本,湿热壅盛、瘀血阻络为标,瘀血、湿热既是气阴两虚的病理产物,又是消渴导致脱疽的中心环节。
中医对糖尿病足有着独特的认识和治疗体系,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在缩短治疗时间和促进溃疡愈合方面有着较为突出的优势,除内服中药治疗外,采用中药外治法治疗也取得明显效果。糖尿病足患者的溃疡坏疽以缺血、感染为特点,采用中医外科清创是坏疽创面能否愈合的关键,并且必须遵循“给邪出路”、“祛腐生肌”的治疗原则。由于肢端血运差,中医谓“发于四末,药物难达”,故可局部应用中药达到控制感染、促进创面愈合的目的。多采用“活血化瘀”、“祛腐生肌”之法。下面介绍一种用京万红药膏治疗本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