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2013年02月26日
扶正回阳法治小儿阳虚发热
□ 朱元秋 朱元秋中医诊所
中国中医药报
小儿高热,是儿科临床常见的一个症状。在小儿高热的治疗中,清热解毒,透邪化滞是祛除邪热的主要治法。可是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有些小儿发热运用常规的清热解毒透邪之法不仅无效,甚至反而加重,且还会出现自汗、肢冷、脉微等正虚阳微证候。如不仔细辨别,往往会造成误诊而致不良后果。
《经》曰:阳胜则热,阴盛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可见发热与热证,不是一个等同的概念,即发热不一定是热证,热证不一定都发热。此类患儿发热应属假热真寒之证,即本属寒证,外表反见热象。笔者在内江市卫生局和内江市中医学会整理编辑的《内江市名老中医经验集》中阅读到由内江市中医校李鹤老师撰写的“小儿高烧用热药的辨证一文”,受到启发,在临床上运用扶正回阳法治疗小儿阳虚发热,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此法和笔者临床实践心得总结如下。
主要临床表现
小儿持续高烧2~3天以上,体温在38~39℃以上,稽留不退。汗多不止,躁扰不宁,神疲不食,口渴频饮,饮水不多,呼吸急促而浅表,舌尖红,舌体淡白。脉数疾无力。
病机
为小儿为稚阳之体,其质娇嫩,易虚易实。罹患外邪,略施汗下,用药偏凉,而致阳虚阴盛,表里俱虚,气不归元,阳浮于外而发热。高热日久,正气大衰,阳气伤残,正不胜邪,邪固因之稽留而不退。
辨证要点
1.年龄和体质:(1)本病患儿一般多为1~5岁者,因其为雅阳之体,易虚易实。(2)多见于素体脾胃虚弱伴消化不良者或有慢性腹泄史者;(3)多见于面白体虚胖,易于汗出,阳气素虚者。2.高热在3日以上,热势稽留不退,汗出不止,并屡用清热剂而发热不退,诸症加重者。3.出现面色苍白,汗多,舌质淡,小便清,大便溏,四肢冷,脉无力等正虚阳微证者。
有上述病证,虽高烧40℃者,也可大胆使用回阳救逆之热性药。临床上只要抓住一二主症即可应用,因小儿阳虚端倪一露,变化最快,及早运用扶正回阳法,即可防止疾病发展,又可提高疗效,且对抢救危重病人有着起死回生之功。
治法方药
治当扶正回阳,方用四味回阳饮加味:人参、附片、炮姜、龙骨、牡蛎、炙甘草(参附二药用量在10克以上)。如有兼证,应在治本的基础上稍作加减随证治之。此证辨治不仅小儿如此,成人亦如此。如舌红绛无苔,脉细数者,是阴液大伤,加沙参、石斛、麦冬、五味子等药以养阴;便溏次多,肢冷,属脾肾两虚,加白术,益智仁,并加重炮姜用量以温补脾肾;气短息促,动则更甚,是肾不纳气,加用黑锡丹镇之。
如果出现面色苍白,咳逆痰鸣,气喘大汗,四肢厥逆,脉微欲绝,呼吸浅促,等亡阳虚脱之危象时,患儿已处于生死存亡的严重关头,只宜大剂甘温回阳收纳,阳回则生,阳去则死,急宜在上方基础上加入山萸肉,以增强回阳固脱之功。或用山西灵石县李可老中医的破格救心汤救治。山萸肉味酸性温,大能收敛元气,振作精神,固涩滑脱,收涩之中,兼具条畅之性,故又通利九窍,疏通血脉,且敛正气而不敛邪气。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盛赞“萸肉救脱之功,较参术、芪更胜。盖萸肉之性,不独补肝也,凡人身阴阳气血将散者皆能敛之。故救脱之药,当以萸肉为第一”。李可老中医的破格救心汤,增强了仲景四逆汤类方回阳救逆的功效。即破格重用了附子、山萸肉后,使本方发生质变。笔者在临床上曾用此汤救治数例亡阳虚脱垂危病人,全数治愈,确有起死回生的神奇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