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医保健 >> 综合保健

早春宜捂 减衣莫急

2013年03月14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早春宜捂 减衣莫急

 

 

 

本报记者 衣晓峰 通讯员 李小莲

 

 

 

中国中医药报

 

 

 

  冬尽春来,万物复苏,春天悄然而至。在我国很多地方特别是东北地区都有“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民间一句古话,其实也是一条养生保健谚语。因为“春捂”既是顺应阳气生发的养生需要,也是预防疾病的自我保健。适当“春捂”,能养生防病。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保健中心孙志新博士提醒,初春天气变化无常,极有可能引发感冒。上年纪的人还易患肺部感染等呼吸系统疾病,这些病又会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同时,这个季节还易受到“冻结肩”等病的“偷袭”。只有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才可解除“春捂”的束缚。

 

  为何“春捂”——初春之阳难御春寒

 

  中医理论认为“天人合一”。 孙志新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体与大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强调人和大自然只有实现和谐、同步、交融,才能健康长寿。”一年四季,大自然的阳气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如此循环往复,经久不息。春天万物生气勃勃,像早上初升的太阳一样,此时人体阳气也顺应自然,向上向外蓬勃舒发。初生之阳如刚萌芽的幼苗,难以抵御早春严寒,所以人们要想办法使之去寒就温,对应养生的要求即需“春捂”,只有这样阳气才能不断生发,才能与自然界上升之阳气相合,才会有夏季阳气盛满的葳蕤景象。

 

  北方的初春气温更是瞬息万变。故早春需捂,遇冷不可强忍,务必及时添加衣物,遇热不得急脱衣服,以助阳气的升发。

 

  如何“春捂”——量体着衣

 

  古人有“寒从脚下起”之论,故养生主张春令衣着宜“下厚上薄”,即加强腿脚的保暖。上身衣服略减无妨,但下身的裤子、袜子、鞋子宁可穿得厚实一些、暖和一点。背部保暖也十分关键,古人有“春不露背”的说法。

 

  量体“着”衣,各得所宜。孙志新指出,身体虚弱的老年人,一旦衣不“得”体,感受风寒,极易引发宿疾、陈病,经久难愈。衣服减得太快,可能出现“一向单衫耐得冻,乍脱棉衣冻成病”的情况;若女性急于脱下冬衣穿上靓衫,一天到晚都身着单薄的裙装,易致肢体关节疼痛等病症;尤其是小儿不耐寒冷,应以保暖为原则。孙志新告诫,人们一定要顺应天气变化,结合个人禀赋强弱,增减随“天”,一般是早晚增衣,中午减衣,为身体做好防护。

 

未完,全文链接:http://www.cntcmvideo.com/zgzyyb/html/2013-03/13/content_710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