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

桂枝汤证的“八项注意”

2013年03月22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桂枝汤证的“八项注意”

 

 

 

胥燕 王廷治 四川省剑阁县中医院

 

 

 

中国中医药报

 

 

 

  《伤寒论》全书原文共有396条,而论桂枝汤证及桂枝加减汤证的原文就有50余条。细读原文可学习张仲景的辨证施治特色,从而正确辨证、处方用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笔者认为,《伤寒论》中桂枝汤的治证众多,用法最详,对临床上运用桂枝汤的要求颇为详尽,可归纳为八个注意事项。

 

  桂枝汤证辨证须准

 

  桂枝汤有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滋阴和阳)之功。一治营卫不和,寒伤卫阳的伤寒中风表虚证。如12条云:“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如13条又云“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二治营强卫弱,卫阳不固或卫气不和之自汗证。如53条云:“病常自汗出者……宜桂枝汤。”三治误下伤阳,阳气上冲之太阳病变证。如15条云:“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四治产后中风。《金匮要略》:“产后风,续续数十日不解,头微痛,恶寒,时时发热,心下闷,干呕汗出虽久,阳旦证续在耳,可与阳旦汤(桂枝汤)。”

 

  总之,桂枝汤只能治疗体虚外感证,卫阳不固之自汗证,产后中风及太阳病下之后的变证等。若是无汗、恶寒、脉浮紧之伤寒表实证等,则不是桂枝汤的治疗范畴。

 

  药物炮制不可省

 

  药物炮制的目的是改变药物的异味异性,加强药物的独特功效。如方中言“桂枝去皮”意在去其发表之性,加强温阳解肌之功。“生姜切(碎)”意在煎煮时容易煎出药物的有效成分,“大枣劈(烂)”是恐大枣皮厚,不易煎出其和营成分,所以方后特别强调“嚼咀三味”。甘草“炙”意在去其清热化痰之性,加强温中益气之功。

 

  煎煮方法蕴深意

 

  原方中说:“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渣。”关键在“微火煮取”。桂枝芳香气薄,若猛火煮取则易使药性丧失,且“补益药宜文火久煎(以取其味)”,桂枝汤文火煮意在促药物有效成分充分煎出,达到温补阳气之效。此种体虚外感方药的煎煮方法在临床上值得重视,如此才能达到桂枝解肌、芍药敛汗,生姜发表,大枣和营,甘草安内攘外之效,以奏调和营卫、解肌祛风之功。

 

  服药调护有原则

 

  “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絷絷微似有汗者益佳……”服桂枝汤时,“寒温”必须适当,过温(热)则服而不受,过寒(凉)则服后达不到热以助阳的作用。服药后间隔一刻钟(“须臾”)再吃碗热稀粥以借谷气,助其汗源。“温覆”意在避免当风受邪,温覆一时许而发其汗,临床上亦可喝些米汤、开水使其津液内充,汗源充盛,保温取暖而易酿汗逐邪外出。

 

未完,全文链接:http://www.cntcmvideo.com/zgzyyb/html/2013-03/21/content_712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