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2013年03月31日
中医专家教你巧食春季野菜
2013-03-31 08:46:4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中国江苏网3月31日讯 随着春天的到来,各类野菜也到了大量上市的时间,野菜味道鲜美,还具备一定保健功效,成为市民春季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不过野菜种类繁多,如何选择和食用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内科的胡曼菁主任医师给大家介绍了几种常见野菜的食用方法和功效。
1、马齿苋。功效:清热祛湿,凉血、消肿、利尿通淋。食用方法:可煎水代茶饮或作蔬菜食用。医生点评:马齿苋性味酸寒,入大肠、肝、脾经。可作为广谱抗菌药物来用,尤其对肠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属均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因此对肠炎菌痢、肠痈、乳疮、痔疮出血等病均有一定效果。民间用其与肉末做馅,包饺子、馄饨食用,既美味可口,又能清利肠热,止泻止痢。
2、枸杞头。功效:清热、泻火、解毒。食用方法:可煎水代茶饮或枸杞嫩苗凉拌、炒菜、煮粥、做羹。医生点评:枸杞头性味苦、甘、凉,入肝肾经。对阴虚内热、肝火上炎的头晕、视力减退、夜盲等情况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对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病毒性感冒均有预防和治疗的作用。
3、马兰头。功效:清热凉血。食用方法:可凉拌、清炒、煎汤。医生点评:马兰头性味辛凉、入肝胃肺经。对各种细菌、病毒所致的上感、疖肿等均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4、荠菜。功效:清肝、健脾、开胃、利尿止血。食用方法:可作各种荤馅料,可炒什锦菜、亦可清炒、与鸡蛋做汤或代茶饮。医生点评:荠菜性味甘凉,入肝肾脾经。烹制后的荠菜味道鲜美,口感嫩软,可防治高血压头昏、胃口不好、浮肿及慢性出血等疾病。其实春季荠菜花与鸡蛋同煮是治疗头昏眩晕的经验方。
5、刺儿菜。功效:清热败毒、凉血止血。食用方法:出水后切细加盐、麻油凉拌或清炒食用。医生点评:刺儿菜性味甘苦凉,入肝脾经。肝炎、尿路感染、尿血等患者可经常食用。
6、苜蓿。功效:清热利湿、排石。食用方法:可清炒或煮水食用,若放些白酒,味道更香。嫩头晒干盐腌后夏季佐餐美味可口。医生点评:苜蓿性味甘凉,入胃、小肠经。可以预防治疗尿路感染及结石类疾病。
7、菊花叶。功效:清热解毒、清暑利尿、清肝明目。食用方法:既可清炒又可与鸡蛋、鸭蛋烧汤。医生点评:菊花叶性味苦、甘凉。既可清火明目、又可清热,对发热、咽痛、视物不清、尿路感染等均有效果。
最后,中医专家提醒,野菜虽好,但是选择食用时也要因人而异,特别是一些过敏体质的患者,食用时要慎重。有条件的市民可以先咨询医生。市民采集野菜时还应注意其生长环境,一些污染地区生长的野菜可能含有毒素,对身体造成损害。一旦食用野菜之后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到医院就医。 吴叶青 华琳月
原文链接:http://jsnews.jschina.com.cn/system/2013/03/31/01674272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