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医保健 >> 综合保健

豆粥养生有奇功

2013年04月01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豆粥养生有奇功

 

 

 

中国中医药报

 

 

 

  喝粥容易消化。白米熬煮温度超过60℃就会产生糊化作用,熬煮软熟的粥入口即化。粥上浮着的那层细腻、黏稠、形如膏油的物质,叫“米油”,俗称粥油,具有很强的滋补作用,可和参汤媲美。粥中含有大量水分,平日多喝粥,还能为身体补充水分,有效防止便秘。

 

  豆粥有祛病强身之功。《东汉观记》中记有秦汉时期人们以豆粥为主的食品。汉代,人们用淘米水和小豆煮粥,名为“甘豆羹”,成为当时养生延年之佳品。

 

  北宋诗人苏东坡曾赋《豆粥》诗云:“江头千顷雪色芦,茅檐出没晨烟孤。地碓舂秔光似玉,沙瓶煮豆软如酥。我老此生无著处,卖书来问东家住。卧听鸡鸣粥熟时,蓬头曳履君家去。”苏氏一生喜食豆粥,在湖北黄州任团练副使时,因生活贫困,将大米和小豆煮粥食用,其妻苦中作乐起名曰“二红饭”。他感喟“身心颠倒不自知,更知人间有真味”。正是这豆粥的养生保健作用,使苏东坡虽年逾花甲却毫无老人衰惫之气。

 

  豆粥之中,黄豆是佼佼者。《延年秘录》记载:“食豆令人长肌肤,益颜色,填骨髓,加气力,补虚能食。”所含大豆卵磷脂,能防脑细胞衰老,增强记忆力,是健脑佳品。纤维素还可吸附糖分、抑制血糖素的分泌,使胰岛素充分发挥作用,防治老年糖尿病。

 

  红豆所含的营养物质超过小麦、小米、玉米等。多喝可清热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肿、通气除烦。

 

  黑豆粥滋阴补肾,对肾虚腰痛、视物昏花、头晕目眩有效;绿豆粥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健脾止泻;蚕豆粥益脾养胃、涩精实肠。(张金平)

 

原文链接:http://www.cntcmvideo.com/zgzyyb/html/2013-03/29/content_716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