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

针刺治疗面神经炎应重视面神经功能评估的作用

2013年04月17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针刺治疗面神经炎应重视面神经功能评估的作用

 

 

 

周章玲 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针灸科 陈勇 海南医学院中医学院

 

 

 

中国中医药报

 

 

 

  面神经炎是临床常见病,是原因不明的急性发病的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

 

  针灸作为传统优势疗法对其有很好的疗效,已得到广泛的认可。但也必须承认,该病在临床治疗中还存在着不足。目前在面瘫的针灸临床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面神经功能的评定分级尚未得到重视,绝大多数人还没有认识到面神经功能评估的重要性。在临床研究资料中,只有4.5%的文献提到面神经损伤程度。而面神经损伤程度与病情轻重的关系、与疗效相关的因素均未得到足够重视,使得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研究缺少可比性和可重复性。二是临证时虽有面瘫轻重的区分,但评定分级的标准并不统一,随意自行划分者也很常见,使得该病的临床研究缺少标准和规范。因此,选择科学、合理、统一的评价方法,及时地对病情轻重加以区分,准确评估预后并合理施治,这在面神经炎的临床研究中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我们依据国际公认的面神经功能评级标准(简称H-B量表),对面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进行评价分级,并观察该分级与疗效、疗程的关系及在预后方面的作用,发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总结汇报如下。

 

  68例患者均来自20092~201110月份解放军总医院针灸科门诊。男性38例,女性30例;年龄14~85岁;左侧面瘫的患者39例,右侧面瘫的患者29例;病程最短1天,最长150天。依据H-B量表的描述,将68例病人的面神经功能评价分为5个级别,从轻到重依次为:轻度障碍者15例,中度障碍者14例,中重度障碍者13例,重度障碍者14例,完全麻痹者12例。

 

  治疗原则及方法

 

  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我们采用以针刺、电针为主,分期对症施治,中西医并用的治疗原则。

 

  急性期(病程1~7天)以针刺肢体腧穴为主,刺络放血为辅,局部浅刺、直刺为度,口服西药为助。1.针刺取穴:风池、太阳、攒竹、人中、承浆、合谷、曲池、太冲,留针20分钟;期间耳后红外线温热照射。2.点刺耳穴面颊区及舌下金津、玉液处青络出血。3.口服醋酸泼尼松30毫克,每日1次,服用5天减量至20毫克,2天后停药;甲钴胺胶囊0.5毫克,每日3次;维生素B120毫克,每日3次。

 

  缓解期(病程8天至半年)针刺取穴:完骨、下关、太阳、阳白/攒竹(交替)、颧髎、牵正/颊车(交替)、禾髎、地仓等。刺法:可直刺、斜刺,但不透刺。加用电针,选疏密波通电15~20分钟。留针期间,耳后红外线照射。每日1次,5次后休息2天。病情较重疗效不明显的病人,可配合穴位注射腺苷钴胺1.5毫克,每日1次。若病程两个月还没有痊愈者,在前述方法基础上,针刺取穴加足三里、三阴交,或上巨虚,配阴陵泉,针刺时间改为每周3次,电针停止后再留针15分钟。不人为设定治疗时程,全程观察,以疗效为准。

 

  疗效评判

 

  仍以H-B评价量表的分级为疗效评价标准,共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4个级别。以达到正常标准即所有区域面肌功能正常为痊愈,轻度功能障碍者为显效,中度功能障碍者为有效,功能恢复不及中度功能障碍者均为无效。

 

  治疗效果

 

  68例患者中,治愈53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77.94%,总有效率为97.06%。五种不同分级组从轻到重的痊愈率依次为100%92.86%84.62%64.29%41.67%,差别非常显著。不仅如此,五组患者的治疗时间也有很大差别,轻、中度者疗程短,随着面神经功能障碍级别的增加,其疗程也随之延长。

 

未完,全文链接:http://www.cntcmvideo.com/zgzyyb/html/2013-04/15/content_721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