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

中药剂量大小 病情因素不可忽视

2013年04月17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中药剂量大小 病情因素不可忽视

 

 

 

刘世峰 重庆市荣昌县人民医院

 

 

 

中国中医药报

 

 

 

  近日有人撰文提出“药量是中医疗效的生命”(《健康报》2013313日),中医治病辨证用药应该在理、法、方、药后加上一量字。认为“疗效平平责之‘量’”,将中药在方剂中的用量与疗效的关系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的确,临床疗效是中医的生命,而中药用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举足轻重,至关重要。在辨证准确的前提下,用量往往是比较重要因素之一。但是确定中药用量的因素太多,在确定使用中药在处方中的剂量时,既要因时、因地、因人,三因制宜。如季节的春夏秋冬,地理的南方北方,病人年龄大小,体质强弱,同时也要考虑使用方剂的大小,剂型等诸多因素。再说有的中药本身就存在用量大小不一样功效就不相同情况。如:柴胡小剂量(610克)升阳,中等剂量疏肝(1015克),大剂量(1530克)解表退热;升麻(610克)升阳,(1020克)清胃解毒。又如白术,小剂量(1220克)健脾燥湿,大剂量(3060克)健脾通便。

 

  所谓以病情为中心,就是要因病施药。这里先谈病位。首先,我们中医师在临床诊病过程中必须要确定疾病的病位。病位有在上、在中、在下之分,用药用量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上、中、下三焦运用的中药药性不一样。吴鞠通《温病条辨》中有: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中焦如衡,非平不安,下焦如权,非重不沉。上焦病病位在上、在表,大多选用宣痹汤(上焦篇)、桑菊饮之属;中焦病病位在脾胃,常选用王氏连朴饮,五加正气散(五个加减正气散);下焦病病在肝肾,宜选用大、小定风珠汤。其次,在病情上看,急性病、新病中药用量相对宜大;慢性病、久病用量宜轻。主要是急性病、新病病因相对单纯,恢复较快,所选方剂药物味数较少,中药用量要重一点,希望一鼓作气一战而胜;慢性病、久病病情复杂,病程长恢复慢,选用的方剂药物味数相对多,用量宜轻。第三,病有虚实之分,实证邪气实,人体正气也不太虚,用量宜大;虚证人体正气虚,邪气也不盛,大多是慢性病,用药剂量宜轻。这是从病情方面考虑中药用药剂量。

 

  当然,其他还有很多因素需要中医师在处方用药考虑用量大小。比如,如果病重药轻,药不胜病,就无异于隔靴瘙痒;病轻药重,则药过病所,徒伤正气,还可以造成中药资源浪费,加重病人家庭和国家经济负担。临床怎样辨证用药,在这方面徐大椿“用药如用兵”论述甚详,“用药如用兵”虽然谈的是用药,其实中药在方剂中的用量道理也基本相同,也要根据病情不同药量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有一定参考价值。

 

未完,全文链接:http://www.cntcmvideo.com/zgzyyb/html/2013-04/15/content_721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