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2013年04月24日
凉燥咳嗽略论
□ 刘签兴 李晓洁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中国中医药报
《内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若总论咳之病因,其原有二:一是自外而入者,《内经》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血证论》亦云:“肺之气,外合于皮毛而开窍于鼻,外证鼻塞,皮毛固闭而其气反而内壅,呛出喉间,发为咳嗽,此外因之咳也。”二是由内而生者,《血证论》云:“肺之气下输膀胱,转运大肠,通调津液,而主制节。制节下行则气顺而息安,若制节不行,则气逆而咳,此内因之咳也。”
盖咳之为病,虽有内外之因,而五脏诸咳,尤有所重者,在《内经》则总言之曰为“聚于胃,关于肺”,凉燥咳嗽虽表现迥异,亦不离其中。在临床上,咳见于诸病,其或传于邪实,或转于正虚,更有虚实兼作者。因此我们不应见咳则止咳,独治肺而疗其标。我们治疗应止咳宁根,标本相顾,培本复元。
凉燥咳嗽,多为体虚之人骤受秋凉而现咳嗽,症状以干咳为多,一遇秋凉,喉中干痒,其咳即作,痒甚咳甚,早晚更剧,不能安眠;咳多甚则小便自遗,淋沥不休;咳引胸胁而痛,气息促而不舒,甚见咳血。其病得温润则舒,遇冷燥则甚,每逢秋冬寒燥之气,喉痒即咳,咳则遗尿,滴沥不止,上下交困。但亦有喉痒则呛咳一阵,咳出透明少许黏痰,夹杂少量白色气泡者。舌苔薄净,微有津液,脉象多为弦细,为秋凉郁遏之象。治此凉燥之证,若专用辛甘发散则助燥,专用柔润则阻碍气机,只有辛甘柔润同用,才可收到较佳效果。用药可宗:
炒荆芥5克,霜桑叶9克,炙百部9克,牛蒡子8克,全当归9克,薄荷梗3克,苦桔梗6克,桃仁9克,知母6克,浙贝母8克,化橘红6克,五味子6克,干姜9克,生姜三片,生甘草4克。
此方辛以散之,润以降之。外散秋凉,内润肺燥。药用荆芥、霜叶、牛蒡、薄荷等之辛散,宣肺利咽喉;干姜、甘草温上固下,使气化下及;当归、桃仁辛润下气,协诸药理肺止咳。药本辛温疏散,但配伍收敛之品,则散不过猛,辛甘柔润同用,方可使平淡之品,伍成金甲之师,直捣黄龙。
喉中燥痒为甚,而数咳不止者,为凉燥郁遏,血虚风胜,应加重炒荆芥、牛蒡子、当归以行散血中之风,疏解郁遏;呛咳严重者,变生甘草为炙甘草并加大用量,取“甘以缓之”之意。
咳而遗尿,为肺气上逆,不能下及,上虚不能制下故也,可加大五味子用量,和干姜、甘草而暖肺益气,司摄下焦。
咳引胸痛者,是肺气失和,胸阳失旷,络阻不通,应酌加枳壳、香附、薤白等理气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