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

对《<神农本草经>对中医肿瘤学的贡献与拓展》的商榷

2013年05月02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对《<神农本草经>对中医肿瘤学的贡献与拓展》的商榷

 

 

 

刘海晔 张桐 李今垣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中国中医药报

 

 

 

  近日拜读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岱翰先生大作《<神农本草经>对中医肿瘤学的贡献与拓展》(简称《拓展》)一文,获益良多,但也感到有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商榷,本着学习的态度,就《拓展》一文中几个问题想与周先生讨教,浅薄之处尚请周先生及同仁们指正。

 

  1. 《拓展》一文中提到“仲景于《伤寒杂病论》,创立一套以脏腑经络学说为核心的辨证方法,奠定了中医肿瘤学临床论治规范,强调治疗肿瘤应‘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业内的共识是:《伤寒杂病论》是中医经典著作,书中的理法方药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对临床各科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认为《伤寒杂病论》对肿瘤疾病的治疗同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要上升到“奠定了中医肿瘤学临床论治规范”的高度,我们则持怀疑态度,这是因为,《伤寒杂病论》并未正式提出“肿瘤”这一病名,更谈不上治疗肿瘤的规范。

 

  至于“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语出《伤寒论》第16条“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我们的理解是:太阳病误治后成为坏病,坏病证候复杂,变化多端,无定方定法可依,需审定坏病的原因和性质,按证立法,灵活治疗。正如《伤寒论条辨》对“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论述“盖既不可名以正名,则亦难以出其正治。故但示人以随机应变之微旨,斯道之一贯,斯言尽之矣”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体现出了辨证论治的思想,这种思想对临床各种疾病都有普遍指导意义,但是仲景并未强调“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是针对具体某一种疾病的,而且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仲景并未提出肿瘤这一概念,因此周先生所说“《伤寒杂病论》强调治疗肿瘤应‘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恐非仲景本意。

 

  2.  《拓展》一文将《神农本草经》的成书年代归为“大约成书于西汉至东汉时期”,这种说法有待商榷。据考证关于《神农本草经》的成书年代约有三类观点:第一种是“约在秦汉时期(一说战国时期)”,见于《简明中医词典》及《中国医籍提要》;第二种是“东汉末迄宋齐之间”,见于陈邦贤《中国医学史》;第三种是“成书于东汉”,见于贾得道《中国医学史略》,“《神农本草经》···其中所记药物产地为东汉时地名,再考其内容多重视养生、服石、炼丹、神仙等情况,和东汉时的风气也相合。所以成书大致成于东汉是可以相信的”我们更倾向于贾得道的观点。

 

未完,全文链接:http://www.cntcmvideo.com/zgzyyb/html/2013-04/29/content_726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