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2013年05月02日
可药可食板蓝根
□ 王金山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中国中医药报
如今,气候变化多端,人员流动频繁,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也容易生存、繁殖并传播。因此,如流感、流脑、麻疹、猩红热、腮腺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发病率也相对较高。为防治这些疾病,中草药板蓝根可算较理想的药物。
板蓝根味苦,性寒。良好的抗菌、抗病毒、抗钩端螺旋体及解毒作用。板蓝根的叶,即中药大青叶,也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良药,对流感、流脑、肺炎、肝炎、菌痢、胃肠炎、口疮等,均有较好治疗作用。
用于感冒、流感,可取板蓝根18克,制成粗末,水煎代茶饮;防治流脑,可用大青叶30克,揉碎,煎水代茶每日多饮几次,连服3~5日;也可用板蓝根15克、贯众15克,共研制为粗末,煎水代茶饮,连服3~5日。防腮腺炎,可用板蓝根30克,煎水服用,连服3日;或用板蓝根冲剂每日2包,分2次冲服,效果很不错。如果腮腺肿痛并发烧,可用板蓝根30克、金银花10克、薄荷5克,共制成粗末,煎水代茶每日多饮几次,效果也很理想。防治红眼病,可用板蓝根或大青叶30克、生山栀9克、生甘草6克,加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5日,效果很好;也可用板蓝根制成10%或5%的眼药水,每日滴眼4次,连滴4~5日,一般即可痊愈。
2004年,北京农业技术推广站就从国内外引进了63种药用保健型蔬菜,板蓝根即是其中之一,另外还有藿香、丹参、圆叶当归、大黄等。这些植物虽是药材,却按蔬菜方法种植,当年种植,当年采摘。食用的是药材的嫩茎、嫩叶、花、根,有别于其入药部位。
把板蓝根当药物,要注意“警示”。疾病要讲究辨证,切不可盲目服用。以感冒为例,有的是风热感冒,有的是风寒感冒,临床用药完全不同。即使同样患风寒感冒或风热感冒,不同患者也存在夹湿、内热等个体差异,用药需区别对待,对症给药。板蓝根药性寒凉,属于清热解毒药,对于风寒感冒及风热夹湿感冒的人就不太适应,久服易伤及脾胃。
人在健康状态下服用板蓝根过多,会伤及脾胃。如果属于体质偏虚寒的人,常感脾胃不和、容易腹泻、身体怕冷,若实在需喝板蓝根冲剂,最好不要超过3天。尤其是小孩,脾胃功能尚未健全,多服板蓝根,易引起消化不良等症状。
另外,如果长时间大剂量使用,在肝脏解毒能力下降时,就会引起蓄积中毒。
板蓝根不是保险药,不能乱服滥服。要掌握其适应症,依据不同疾病证候和患者不同的身体状况而选用。体质虚弱、无实火热者不适应服用;如有过敏史,更不能轻易服用。小儿用量应酌减。正确的预防流感、流脑等的药量应是成人每日1次,每次10~15克,一个疗程5~10天,小儿用量减半。风寒表证或虚寒证者勿服。
原文链接:http://www.cntcmvideo.com/zgzyyb/html/2013-04/29/content_726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