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

攻补兼施 善用虫药治肿瘤

2013年05月03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攻补兼施 善用虫药治肿瘤

 

 

 

徐凯 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中医肿瘤专科

 

 

 

中国中医药报

 

 

 

  编者按  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是一位学术建树颇多、理论联系实际、影响深远的中医临床大家。他行医75年,学术经验丰厚,尤其对风湿病和肿瘤等疑难病症疗效卓著,并有众多的独到经验和济世良方,我们特设专栏详细介绍他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早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国医大师朱良春就撰文提出“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论点,强调中西医各有所长,辨证论治是中医的根本,结合西医学的辨病,疗效会更加提高。朱良春先生对虫类药悉心研究数十年,研制的新药“益肾蠲痹丸”对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的治疗有突破性的发展;指导学生研制的鲜动物药“金龙胶囊”治疗肝癌、胰腺癌、食道癌、肺癌、卵巢癌等肿瘤,治疗重症风湿病如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干燥综合征等都有突破性的进展。今就朱良春先生治疗肿瘤病的丰富经验作一介绍,以飨同道。

 

  扶正祛邪   相互结合

 

  朱良春认为,肿瘤的治疗大法,不外扶正与祛邪两方面。早期祛邪为主,佐以扶正;中期攻补兼施;晚期则以扶正为主,佐以祛邪。由于肿瘤发现时,多为中晚期,必须攻不伤正,时刻注意阴阳气血之调燮,尤应侧重补脾益肾,方可缓解症情,延长生存期。

 

  1.扶正  在祛邪的同时,必须根据患者阴阳气血的偏虚,予以调补,才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改善症状,稳定病情。

 

  温阳益气  由于阳气不足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加之患病后长期使用清热解毒药,或放疗、化疗后,体气大虚,而出现疲乏困惫,恶寒肢冷,口淡不渴,二便清利,舌白,质淡胖,边有齿痕,脉细弱无力,一派“阳虚气弱”之象,治宜温阳益气,药如黄芪、党参、附子、肉桂、白术、干姜、山萸肉等,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症状,抑制肿瘤发展。

 

  滋养阴血  肿瘤在中晚期由于阴血耗损,多见头眩、心悸、口渴咽干、烦热不安,舌边尖红,或舌绛无苔,脉弦细而数的“阴虚内热”之证,治当滋阴养血,药如生地、川石斛、天门冬、麦门冬、女贞子、旱莲草、白芍、阿胶、北沙参、西洋参、枸杞子等。如舌质红绛转淡,渐生薄苔,说明症情好转,预后较好。

 

  补脾健中  长期使用清热解毒,或活血化瘀、攻坚消癥之品,脾胃大伤,脾阳不振,形瘦,纳呆,腹胀便溏,舌质淡胖,脉细软之“脾胃虚馁”之证,治宜补脾健中,药如香砂六君汤加山药、薏苡仁、鸡内金、红枣等,以增强体质,改善症状。

 

  朱良春指出,临证应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整体观念,按照八纲辨证为基本方法,具体分析每一个患者的正邪盛衰、寒热变化,然后依据八法而立方。是以补为主,或以攻为主;寒热药物的搭配,孰多孰少,均依病情而定。对经治疗缓解后的患者应遵照“大积大聚,衰其半而止”的理论,对峻猛攻药应减之或断续用之,以保证正气不衰竭。总之,应遵循“病有千变,医亦千变;病有万变,治亦万变”的原则配方。使治病如同打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里“彼”就是疾病,“己”就是药物及其配伍。

 

  2.祛邪  肿瘤是“内有有形之积”,多有癥瘕癖块存在,癌细胞不断分裂增殖,肿块压迫周围血管、神经而出现疼痛、梗阻,甚则腐烂、坏死,而见发热、出血、昏谵等症象。根据症情,朱良春采用下列三法以祛邪抗癌。

 

  清泄热毒  凡见发热,局部红肿热痛,口干,便难,苔黄或糙,质红,脉弦数之“热证”者,均宜清泄热毒,常用药为野菊花、蚤休、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金银花、地龙、甘中黄、山豆根、山慈姑、生大黄等。如伴见胸脘胀满,泛呕纳呆,乃兼夹湿浊之象,需加藿香、佩兰、川厚朴、郁金、姜半夏等芳香宣化之品。如发热加剧,烦躁不安,或有出血倾向,舌质红绛,脉洪数的“血热证”者,应加犀角、鲜生地、牡丹皮、赤芍、生地榆、鲜石斛等凉血养阴之品。朱良春认为,“血热证”多见于病情加剧或晚期癌症患者,凡见舌红绛无苔,脉弦急的,都是病情恶化的先兆,预后多不良。

 

未完,全文链接:http://www.cntcmvideo.com/zgzyyb/html/2013-05/02/content_727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