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2013年05月17日
蒲丹饮治痤疮
□ 于文涛 聂金涛 杨牧祥名中医工作室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中国中医药报
病因病机
现代医学认为,痤疮是由于毛囊及皮脂腺阻塞,引发炎症反应导致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通常好发于面部、颈部、胸背部以及肩膀、上臂等部位,临床以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为主要表现,所有年龄段的人均可发病,但多见于青春期男女。中医将本病称为“肺风粉刺”,古代文献中又有“皶”、“面疱”、“酒皶”、“粉刺”、“面粉渣”、“酒刺”、“粉化疮”、“粉疵”等众多病名。
关于本病的病因病机,最早记载于《素问·生气通天论篇》:“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 杨牧祥老师认为,痤疮多发于头面部及胸背部,头面部为诸阳之汇,背为阳,督脉循行之处,阳气汇聚,因此痤疮多因阳热偏胜所致。从本病所涉及的脏腑病位来看,肺主皮毛,肺经郁热,复感风邪,则发痤疮;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传导失司,影响肺气宣肃,易生痤疮;《素问·至真要大论》谓之“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属火,火热炎上,心火上炎头面,可发痤疮;若过食肥甘,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常,内生痰湿,湿郁化热,湿热火毒内生,或湿热痰瘀凝滞可致痤疮;情志失调,肝郁气滞,气郁化火上犯颜面,可发痤疮。由此可见,痤疮虽在颜面,但其发病与肺、心、肝、脾、胃、大肠等脏腑均有密切关系。
杨牧祥老师结合多年临床观察认为,本病常见病因主要为以下几方面:一是外感风热湿邪,风热熏蒸,湿热郁久,郁于肌肤发病。二是饮酒过度或过食辛辣之品,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内生湿热而发为痤疮。三是情志失调,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气郁化火而致本病。杨牧祥老师将其病机概括为“风、热、湿、瘀”四个方面,认为湿热内蕴,风邪外袭,血热瘀滞是本病的基本病机。从临床来看,本病患者多由过食辛辣肥甘,内生湿热,复感风热外邪,血热郁滞,瘀阻脉络而发病。
遣方用药
杨牧祥老师根据上述对痤疮病因病机的认识,以清热祛湿,消毒散结,疏风活血为主要治法,自拟“蒲丹饮”效方,经临床验证,疗效显著。该方由荆芥10克(后下),防风10克,蒲公英15克,丹皮10克,赤芍15克,苦参15克,土茯苓15克,白鲜皮15克等药组成。方中荆芥、防风,均有辛散作用可祛风解表,荆芥归肺、肝经又可透疹消疮,《神农本草经》曰:“主寒热,鼠瘘,瘰疬生疮,破结聚气,下瘀血,除湿弊。”防风归肝、脾经,治疗风疹瘙痒;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归肝胃经,则可清肝经郁热和脾胃湿热;丹皮、赤芍清热凉血,活血祛瘀;苦参、土茯苓、白鲜皮清热解毒利湿。诸药配伍,共奏清热祛湿,消毒散结,疏风活血等功效。
杨牧祥老师注重辨证论治,根据患者不同症状及舌脉变化,见微知著,究其病因,随症加减方药。对于伴有患处瘙痒,风邪较重者,酌加蝉蜕10克,白蒺藜15克,地肤子15克,以疏风止痒;患处红肿疼痛,热毒较甚者,酌加紫花地丁15克,连翘15克,以清热解毒;患处伴有炎性渗出,湿邪较重者,酌加苍术10克,黄柏10克,以清热燥湿;痤疮逐渐消褪,留有痘痕,酌加白芷10克,僵蚕10克,白蒺藜10克,消除痘痕。对于本病重症,尤其形成结节囊肿,高出皮肤,久治不愈者,重用夏枯草30克,配伍连翘15克,浙贝母15克,取其清散郁火,解毒散结之功效以消除痤疮的增生、结节、囊肿等病理表现。
杨牧祥老师注重对于病位的辨证,肺主皮毛,痤疮其病位主要在肺,肺与大肠相表里,所以对于大便辨证尤为重视,大肠传导失司,易致肺气宣降失常,宿便不通,浊气内蕴,亦可上延诱发痤疮,因此对于大便秘结者,酌加火麻仁15克、郁李仁15克润肠通便,通降腑气。肺主皮毛,与大肠相表里,肠腑通降,有利于肺气宣肃,清利湿热毒瘀,清除痤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