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2013年05月20日
五法养心构建宁静精神家园
德高者多健康 仁者寿 陶冶性情平衡内心 淡然处世心平和 单纯更快乐
□ 柳雪芳 河北宁晋县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国中医药报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的内心也越来越浮躁,甚至产生一系列心理和精神问题。如何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保持一份内心的宁静?学习中医养心知识,可滋养心灵,养心则养生。
何谓“养心”?《黄帝内经》认为是“恬惔虚无”,即保持平淡宁静、乐观豁达、凝神自娱的心境。“养心”就是拥有心理平衡的重要方法,是调适情志。人的情志变化是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客观反应,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情志变化是人主体活动的外在表现,在正常情况下并不致病。但异常的情志变化,暴发性情志障碍可引发疾病。人不能无七情六欲,但要调控在适当生理范围之内。
对于调节人的情志,《千金要方·道林养性》作了较详细论述,提出了“十莫两勿”、“十二少”、“十二多”等。要求人们“莫强食、莫强酒、莫强举重、莫忧愁、莫大怒、莫悲愁、莫大惧、莫跳踉、莫多言、莫大笑”。勿汲汲于所欲,勿涓涓怀忿恨,皆损寿命,若能不犯者,则得长生也,因为“多思则神殆,多食则志散,多余则志昏,多事则行劳,多语则气乏,多笑则脏伤,多愁则心摄,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理,多恶则憔悴无欢。此十二多不除,则荣卫失度,气血妄行,丧生之本”。持续性情志失调,引起气血失和及脏腑功能紊乱而发病。所以,“善摄生者,长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这是养心的关键。古人在情志调适方面,用“莫”“勿”“少”“多”等概括,认为人的七情六欲过极足以使人致病而折寿。凡情志抑郁,烦躁不安。患得患失,多愁善感者,容易导致气滞血瘀,暗耗阴液,损伤正气,感邪患病。所以,要保持乐观的情绪,开朗的性格,良好的涵养,开阔的胸怀,从而达到心地宽广,情志畅达,顺乎自然,防病健身,延年益寿,这也是养心长寿的重要因素。
以德养心
“积善成德”,德的核心是做善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中医认为德高者五脏淳厚,气血匀和,阴平阳秘,所以能健康长寿。可见,道德修养不仅是品质的要求,更是养生的手段。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如参加义务劳动等,虽是小事,但也就实现了助人为乐,自己快乐。
以仁养心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其基本思想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具体可概括为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等。一个人如果能仁全如此,其心境必定欣慰和宽松,而不是懊恼、愤恨和作奸犯科后的恐惧,因此,“仁者寿”。善良者能获得内心的温暖,缓解内心的焦虑,故而少疾,恶意者终日在算计与被算计之中,气机逆乱,阴阳失衡,故而损害健康。所以应该做到心怀宽容,乐善好施。
易性养心
“笑口常开,青春常在。”人生在世,难保无忧,关键是毋使太过、勿令太久。中医“易性”的养心一法恰是“对症”良方。可以带孩子放放风筝,在春光明媚、风和日丽的天气里踏青问柳,登山赏花,临溪戏水,陶冶性情,使自己的精神情志与大自然相适应,充满勃勃生机。也可以通过学习、娱乐、交谈等方式,来排除内心的悲愤、忧愁等不良情绪,达到内心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