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交流 >> 临床实践

治恶性肿瘤应以温阳为宜

2013年05月30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治恶性肿瘤应以温阳为宜

 

 

 

王玉生 海军总医院

 

 

 

中国中医药报

 

 

 

  恶性肿瘤的发病与发展及手术后、放化疗等治疗后的体质变化,虚寒者多,实热者少。正虚邪实者多,单独邪实者少。故而寒凉药的应用不可多,扶正温阳法在治疗恶性肿瘤中,应用及时恰当是提高治疗效果的有利保障。故而有必要从理论到实践中去认真学习及应用非常必要。

 

  患者体质会渐变虚寒

 

  恶性肿瘤的形成,大部分是在气、血、津、液,脏腑功能失调的情况下或热毒或痰湿或血瘀积聚而成,当出现自觉症状时或诊断明确时,往往已到了中晚期,绝大部分患者首选的是手术或放化疗、介入等方法,这也是消耗人体正气,导致阳虚寒盛的过程。

 

  1.自体消耗致阳虚:恶性肿瘤的生长生存,时刻不断的吸收消耗人体内正气(气血津液)既而形成了大病,久病多虚的局面。不少患者几日内即会出现面色苍白,体重明显下降消瘦的现象。

 

  2.放化疗后致阳虚:放化疗或介入等方法皆能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体内正常细胞也会同时被杀伤。经常见到不少经上方法治疗后出现头发脱落,形体消瘦,饮食下降,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明显下降等极度虚耗的情况。

 

  3.手术后致阳虚:恶性肿瘤手术后,造成人体气血、津液及脏腑功能下降,出现精神不振。形体消瘦、周身无力等虚弱现象,已成为不争辩的事实。

 

  4.药物致阳虚:服用大剂量的苦寒解毒药、以毒攻毒药,或者应用解毒清热中药制剂静滴,皆会消耗体内阳气,另外还有一种冷冻治疗,即靶向针对局部的定位治疗,在直接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杀伤正常细胞而致阳虚。

 

  有些阴寒之邪可致肿瘤

 

  早在《内经》既有阴寒致肿瘤的论述,如《灵枢·百病始生》说:“积之始生,得寒乃成,厥乃成积。”《灵枢·水腹篇》说:“肠覃何如?岐伯曰:寒气客于肠外,……恶气乃生,息肉乃生……石瘕如何?岐伯曰: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气当泄不泄,血不留止。”即说明了肠癌与子宫癌因寒而成的论述,后世医家此方面的认识更是屡有所见。《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说:“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至有历年,血寒凝结胞门,寒伤经络,凝结在上,呕吐唾涎,久成肺痈。”晋朝《诸病源候论?痈疽病诸侯上》说:“石痈者,亦是寒气客于肌肉上折于血气结聚而成。”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不但认为瘤体是因“得寒而生”,而且还有大量应用乌头、附子、桂心、干姜、蜀椒等热性药物而取效。朱丹溪的《格致余论》中对乳腺癌称为“阴核如棋子大”。明代张景岳应用灸法治疗噎膈积聚,是因为积聚瘤体多为霜凝冰结。至清代外科大家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将痈与疽从病因病机及治疗中分开,他认为发于阴者为疽,为冷、为硬、为虚。清代叶天士《匾栾大全》中载有治疗噎膈反胃多用开痞温阳法、温补胃阳及温阳化浊法。

 

  常用的温阳法

 

  恶性肿瘤病情极其复杂,可谓是寒热虚实夹杂并多连及气血津液的病理改变,所以治疗亦是多法相兼。

 

  1.温阳兼解毒法

 

  除癌瘤症状外(以下各法均有癌瘤症状,以下不再阐述)多见于素体虚寒或久病致寒者,又兼有热毒内聚,可多见形寒肢冷,少气无力,大便溏薄,舌质暗淡,苔薄白,脉沉缓或沉迟。治宜温补助阳兼以解毒。常用解毒药以温性为佳,如蟾皮、蛇床子、土槿皮、雄黄等。其中蟾皮既能温散又是解毒之良品。现代已有人从中提取抗癌的有效成分。

 

  2.温阳兼以化瘀法

 

  因恶性肿瘤细胞是由机体正常细胞转变而来,这种突变的恶性生长与分化,导致了肿瘤细胞的增殖旺盛与凋亡受阻,有此也阻止了血脉的运行,从而形成了血络的聚结成为淤血,此多见瘤体疼痛,舌质暗或舌体有紫暗斑块,形体喜温畏寒,脉沉迟。此治宜温阳散寒,通络化瘀。常用药物如桂枝、肉桂、吴茱萸、附子、红花等。

 

  3.温阳兼以化痰法

 

  “阳化气,阴成形”阳虚气分功能失职,会使水湿聚而生痰。痰湿阻滞血络即聚集结而成瘤,所以癌瘤肿大。又多转移至淋巴,也多是阳气不足,化湿无能所成。可见不欲饮食,胃脘胀满,舌苔白腻,脉弦或滑。常用药物可根据寒痰、湿痰的不同而选取。寒痰多用天南星、姜半夏、白芥子等,热痰多选用川贝母、浙贝母、瓜蒌等。

 

未完,全文链接:http://www.cntcmvideo.com/zgzyyb/html/2013-05/29/content_737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