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

药之精在理之真与法之明

2013年06月08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药之精在理之真与法之明

 

 

 

——陆观虎学术思想简述

 

 

 

邢淑丽 天津中医药大学

 

 

 

中国中医药报

 

 

 

  治病切忌泥于何病何方,误所施用,即对症之方亦未必全合现症,全在医者就证加减。“治病断无呆抄旧方之理,每见有执方书而谬试,徒无益而有损。”

 

  多种疾病始于上焦,轻可以治上,实邪非必使用攻利可除,轻可以去实。外感、内伤有多数证候非“折伏”之法可以取效,峻烈之品又极易戕伤正气,于此则每可以轻剂而奏功。

 

  其病亦非必皆成死物于此处,多为气机滞碍脏腑不宣,正邪扭结,痰水不化之类,亦非必定用推墙倒壁之物,冲锋陷阵之师方能治之。

 

  陆观虎为医林名宿,家学渊源,转益多师,临证数十载,学验俱丰,曾任天津市中医医院首任院长。他一生寓学术思想于临床经验之中,诠妙谛于常法之外,堪为后学津梁。笔者在此简要介绍其学术思想,以期惠及学人。

 

  医理求明、真、精、通

 

  陆观虎尝谓:“须知人身本于阴阳,禀五气以生,生后乃借阴阳、五气以养,亦因五气有所乖戾而病。天地间形形色色无一不本于阴阳,即所谓‘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五气指木、火、土、金、水而言,就其病为‘五运六气’,即四时六气之变化,风、寒、暑、湿、燥、火也。然何气为病,何者能疗,必当深明其理,洞悉其原。医者须明其理,理明是为其用,用后其理更明。”其学以明医理为先务,但医理之说凡浅显者人人可以道出,深奥者又往往高而不切于实际。

 

  因此,陆观虎学医理要求明,明则理无所昧;要求真,真则不流于诡奇;要求精,精则不枝不蔓;要求通,通则贯串而成体系,于瞬息万变之临床表现中取得明确认识。其说虽不多,但似浅而实深,似简而实丰,临床实践经验又是“寓理论于临床”,故其医案处处是法,亦处处是理,深得仲景、天士之理在法中、方中、药中之遗意。

 

  他理论通达,且于临诊之际应变无方,其辨证之准,用药之精亦在于见理之真与法度之明。尝谓:“夫医究非‘仙’,何以良医独照如神,无他,能四诊互勘,抉其独到处,而得其真相耳”,“证同而因异者多也,因同而证异者亦每见之”。

 

  他认为治病切忌泥于何病何方,误所施用,即对症之方亦未必全合现症。全在医者就证加减。“治病断无呆抄旧方之理,每见有执方书而谬试,徒无益而有损”,“诊者知其一,不知其二,以病就方,非以方治病,执一孔之见,应万变之病,岂有不误哉?”

 

  由此可见辨证之明有赖于理法之精通,而知常达变又在于辨证之准确,有经有权,深邃洞达。

 

  用药贵轻、清、宣、灵

 

  陆观虎为清末大家陆九芝先生后裔,但不囿于家学,善学叶桂、王士雄等大师名家之法。于江浙一派之长,洞晓无遗,从而总结出临诊用药之际,从思想方法到选方遣药之轻、清、宣、灵四法,取得卓著成效。

 

  传统十剂中虽有“轻可去实”,“宣可去壅”,但内容仍较局限。“清法”在八法中,亦只限于清火炎热之内涌。吴瑭于《温病条辨》中正式提出辛凉平剂、轻剂乃适用于温病初起之证,至王士雄乃以善调枢机气化,用药轻宣灵动著称于时。

 

  他总结前人经验结合个人所得明确提出轻、清、宣、灵四法,使之上升到具有原则性、指导性的范畴。

 

  轻法轻药在临床上使用应当是最多的,多种疾病始于上焦,轻可以治上,实邪非必使用攻利可除,轻可以去实。外感、内伤有多数证候非“折伏”之法可以取效,峻烈之品又极易戕伤正气,于此则每可以轻剂而奏功。且医家能用轻剂愈重病,始能于用重峻之剂时,胆大而心细。如不能用轻,只能用重,则易陷于孟浪之习,知有病不知有人之失。故轻法实老医之深算,不可以“轻”字而轻视之。

 

未完,全文链接:http://www.cntcmvideo.com/zgzyyb/html/2013-06/07/content_740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