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医保健 >> 综合保健

解暑化湿佳品——白扁豆

2013年07月12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解暑化湿佳品——白扁豆

 

 

 

中国中医药报

 

 

 

  扁豆,既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食用蔬菜,也是疗病补虚的好药。它是一年生缠绕草质藤本栽培植物。因其豆类形扁,故称为扁豆。又因其豆脊上有微弯如眉一道,故也称为蛾眉豆。南北朝陶宏景《名医别录》载:“扁豆,人家种之于篱垣。”故也有叫它为沿篱豆。它可以点缀田园景色,宋代诗人杨万里《秋花》中说:“道边篱落聊遮眼,白白红红扁豆花。”

 

  扁豆,味道鲜美,《名医别录》称其:“荚蒸食甚美。”清代包世臣《齐民要术》谓:“采为蔬,味冠诸品。”6~10月间可乘嫩取豆荚或苗叶烹调,或炮或炒或蒸以佐餐。待至立冬前后,打出种子,再晒至全干后收藏,需要时(鲜品即可)加水适量,用文火久煮或烘熟,可拌适量咸菜,以佐餐;或加适量砂糖拌和以充饥;还可与适量的粳米、薏苡仁、山药煮成粥食。

 

  扁豆还能解酒毒及食鱼蟹中毒引起的腹痛吐泻,可单味生嚼,或加水研捣绞汁,也可与紫苏同煎饮。不过,食用扁豆有一点还需严加注意,它含有两种毒素——凝集素和溶血素,食后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腹痛等中毒症状,所以必须充分煮熟,使这两种毒素得到破坏,食用方能安全。

 

  扁豆的种子,有白色、黑色、红褐色等数种,入药主要用粗圆而色白的,故称白扁豆。黑色的古名鹊豆(因其杂有白色边脊,形如喜鹊尾巴)多不用。红褐色的,在广西称为红雪豆,用作清肝消炎药,治眼生翳膜。

 

  白扁豆营养丰富。每百克含有蛋白质27.7克,脂肪1.8克,碳水化合物57克,钙4.6克,磷5.2克,铁1毫克,以及泛酸、锌等成分。它具有解暑化湿、补脾止泻的作用。它入脾胃二经,能通利三焦,升清降浊,和中下气,益脾开胃,专治中焦诸病。它化湿而不燥烈,甘温补脾而不滋腻。适用于夏秋暑湿吐泻(宜生用),常年脾虚有湿,食少便溏诸症尤为宜用。它虽非主药,但在临床应用上,常能协助它药使之达到健脾和胃的目的。常用著名方剂香薷饮《千金方》用此配香薷;《和剂局方》再加厚朴而成,使其在消暑解表的同时,兼能化湿滞,和胃肠;参苓白术散《和剂局方》、资生丸(亦名资生健脾丸)、《和剂局方》六合定中丸中均配有白扁豆,加强补脾渗湿的效果。

 

  豆类壅滞,大量服用可以碍胃,但若大病之后,需要适量进补之前,可先用少量白扁豆10~30克煎汤代饮,这样不仅不会壅滞,且能调养正气,健脾开胃,故颇为合宜。

 

  扁豆的外衣,药名扁豆衣,功同扁豆,但药力较薄,性味甘微凉,长于运脾利水,适宜于脾虚有湿,或暑湿吐泻、水肿脚气等症。

 

  扁豆的花,气芬芳,性微寒,具有清暑化湿、宣气和中的作用。常用于暑湿下利、胸脘窒满、带下赤白诸症。清代张秉成《本草便读》说:“赤者入血分而宣瘀,白者入气分而行气。凡花皆散,故可清暑散邪。”一般用的多为白花,故处方中所常见的为白扁豆花。清代吴瑭《温病条辨》治暑湿方“新加香薷饮”、“清络饮”;以及近人魏长春《中医实践经验录》治寒体气郁肝胃失调经验方“五花汤”,和治脾胃虚弱夹食、腹痛经验方“三花二香胃苓汤”,皆用其花芳香轻灵、调和气机的功效。(贾佩琰)

 

原文链接:http://www.cntcmvideo.com/zgzyyb/html/2013-07/11/content_753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