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2013年07月16日
深究三阴三阳论治银屑病
□ 张英栋 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国中医药报
开篇语:《内经》说:“诊病不问其始……卒持寸口,何病能中?”(见于《素问·征四失论》)《伤寒论》说:“不知病源,为治乃误。”(见于《伤寒例》)这些都强调了审症求因、见病知源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学中医不仅要识方,更要识病、识症。
中医正道是什么?笔者以为是理法为先,然后是理、法、方、药、量、用六个方面的丝丝入扣。这与当下强调方症对应、将方作为学习中医核心的误解是截然不同的。作为中医,想要用中医药治疗疑难病、系统病(整体的、复杂的、涉及全身系统的疾病),舍却重新重视理法,别无他途。当然,重视探寻人体的健康与疾病之理,诊病与治病之法,与深究方药量用之理并无矛盾,古人也有“切脉认症则审矣,制药订方则未也”的感叹——说明识病、识症准确,用方不精同样不行。
方与理不可偏废,立言只为纠偏,在漠视理法的时代,着力强调理法才可使中医发展走上正道。
三阴三阳辨病,众说纷纭。
如果离开《内经》和《伤寒论》,则似乎都有道理。但是如果回到《内经》、回到《伤寒论》,我们可以发现:三阴三阳只是一种针对特定疾病的分类方法。
这种分类方法不仅与足六经体系经脉循行部位及其所属脏腑有关,还与疾病不同的发展阶段有关。
《内经》中不仅热病篇用了三阴三阳归类的方法,而且呕吐(缺太阳呕吐)、厥、头痛、腰痛、疟等疾病都用到了三阴三阳归类的方法。
笔者认为,《伤寒论》只是为理举例,对于特定的“伤寒”病用了三阴三阳的归类辨病方法,如果能举一反三,我们同样可以创造对于其他疾病的三阴三阳归类法。
谈到了疾病的归类辨治方法,有一点需要说明,这种归类方法,说白了就是针对特定疾病的“中医临床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的桥梁。
中医基础理论是针对人体生理、病理的总原则和学问,而中医临床理论是针对某一特定疾病的辨治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具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