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

不知病源,为治乃误

2013年07月23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不知病源,为治乃误

 

 

 

张英栋 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国中医药报

 

 

 

  对于疑难病、系统病(整体的、复杂的、涉及全身系统的疾病),如何才能用中医的方法从容以对?笔者找到一个大法,即“见病知源”。

 

  《庄子·天地》中有一句话叫“通于一而万事毕”,中医《内经》中有类似表述“知其要者一言以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和“治病必求于本”。当我们将医学的目标重新定位于人和健康、而不是疾病和治病的时候,会发现健康的道理才是医学最本质的内容。如果非要从疾病的角度来解读健康,则必须重视一个词——病源。

 

  病源是健康和疾病的转折点,明白病源,未病先防,既病从源头治理,医学便可以“通于一而万事毕”。(医学,应该是以人为本,以健康为目的,关注人体健康状态的正常和偏移的学问。)

 

  “回归仲景读懂伤寒”是一种正确的学习方法,《伤寒论》序中讲“见病知源”,《伤寒例》中讲“不知病源,为治乃误。”这两个“源”,从正反两个角度说明了“病源”的重要性。

 

  从正面谈。仲景谆谆教导“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仲景是说,找到了学中医、用中医的方法,搜集了很多的理论、治法和方药经验,帮助后学者思考和应用。如果学懂了《伤寒论》中的理法,并且举一反三,不一定能把病全治好,但能知道疾病的来龙去脉,就可以先发治病,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并且可以制订出防病治病的临床路径。

 

  从反面谈。“不知病源,为治乃误”讲得何等直接。不知病源,不针对病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地治疗,貌似有效却害人的治疗并不在少数。治疗的有效应该是有判断依据的——最简单的依据就是:病是越来越少了、身体越来越壮了,还是相反。前者属于真正的有效,后者可能有短期效果,却伤了人,不仅不能叫有效,从治人的长远角度来说,是有害的。

 

  病源,指病的来路。知道病的来路,让病来个180度的大转弯,走上回头的路,才会让病人越来越健康。在离健康越近的同时,也离疾病越来越远。

 

未完,全文链接:http://www.cntcmvideo.com/zgzyyb/html/2013-07/22/content_757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