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2013年08月06日
奇邪虚邪新入皆可为络病
□ 苏卫东 陈金亮 河北以岭医院
中国中医药报
奇邪、虚邪为病初期(新病)就在络脉,上走空窍,入舍人体,留而不去,致疾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治疗时,一要新病通络,截断病势。因络脉具有“易入难出、易滞易瘀、易积成形”的病机特点,既然是新病入络,故其治疗就应该用通络药物,以恢复络脉运行气血之功能,从而截断病势,防止其传变。二要标本兼顾,邪去防复。奇邪、虚邪致病,均留舍不去,《素问·口问》:“邪之所在,皆为不足。”故治疗要标本兼顾,以祛除致病之邪,防止其留着体内而导致疾病反复发作。
随着“络病证治”体系的形成,从络病观点重新审视某些疑难病症,基本涵盖了中医临床各科,但应用最多的往往是“久病入络”、“久痛入络”。其实,络病并非“病久”的专利,还与病邪的性质有关,笔者不揣浅陋,略述如下,请同道指正。
奇邪致络病
奇邪的概念
奇邪属于外感邪气之范畴,《灵枢·五变》说:“余闻百疾之始期也,必生于风雨寒暑……奇邪淫溢,不可胜数。”《内经》中把奇邪与正邪对举论述,如《灵枢·官能》曰:“上视天光,下司八正,以辟奇邪,……邪气之中人也,洒淅动形;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不知于其身。”洛阳正骨医院程坤曾著文,认为奇、正是对立与统一的,他说“奇邪是不健康机体腠理开而感受之风邪,出现自觉病理反应,其传变不遵循营卫运行规律而另有他途。”
奇邪侵袭人体而致奇病,与四时阴阳变化密切相关,《素问·病能论》曰:“《奇恒》者,言奇病也。所谓奇者,使奇病不得以四时死也;恒者,得以四时死也。”顺从四时阴阳之变化,人就不会得奇病,说明奇邪为病的可预防性,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
奇邪致病特点
奇邪为外感邪气之一,其致病是有条件的,如《灵枢·口问》所述:“凡此十二邪者(注:欠、哕、唏、振寒、噫、嚏、亸、泣出、太息、涎下、耳鸣、自啮舌),皆奇邪之走空窍者也。故邪之所在,皆为不足。”即奇邪是乘人体之虚侵入而致病。而且,奇邪致病有以下特点。
一是奇邪入络脉,致络病。络脉是从经脉支横别出、逐层细分、遍布全身的网络系统,有别络、系络、缠络、孙络之别。孙络为络脉中最细小的分支,明·张介宾认为:“络之别者为孙”。《素问·气穴论》载:“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亦以应一岁,以溢奇邪,以通荣卫。”有学者认为:“以溢奇邪,溢:此做泛滥解,奇邪,泛指外邪。”《说文》说:“溢,器满也。”“溢”,清·高世栻注为“泛溢,犹外出也”,与本篇下文之“荣卫稽留,卫散荣溢,气竭血著,外为发热,内为少气”合看,可以得出:①奇邪入络脉。②奇邪入络,耗散卫气,迟滞营血,伤络而致络病。③奇邪可以从孙络祛除。
二是奇邪为病,上走空窍。奇邪走空窍而为病,《灵枢·口问》曰:“凡此十二邪者,皆奇邪之走空窍者也。”
三是奇邪舍络,病情缠绵。奇邪为病,入舍人体,留恋络脉,病情缠绵,《素问·缪刺论》说:“今邪之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灵枢·五变》载:“奇邪淫溢……人之有常病也,亦因其骨节皮肤腠理之不坚固也,邪之所舍也,故常为病也。”
四是奇邪传变,不入正经。奇邪致奇病,但奇邪在体内的传变,不能入十二正经,而入大络,《素问·缪刺论》曰:“今邪之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正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
五是奇邪致病,变化多端。奇邪侵袭人体,致病多种,如消瘅、留痹、积聚、耳聋、喉痹等,临床表现多样,如痛、胀、欠、哕、唏、振寒、噫、嚏、亸、泣出、太息、涎下、耳鸣、自啮舌等,《灵枢·五变》说:“余闻百疾之始期也,……或为风肿汗出,或为消瘅,或为寒热,或为留痹,或为积聚,奇邪淫溢,不可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