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

妇科临床用药剂量四因制宜

2013年08月07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妇科临床用药剂量四因制宜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中国中医药报

 

 

 

  正确使用中医处方剂量是临床疗效的重要保证,故有“中医不传之秘在于剂量”之论。妇人更有经孕、产、乳之生理特点,临床用药掌握用药剂量尤为重要。笔者从事中医临床40余载,处方用药剂量常从以下方面思之。

 

  因病而异

 

  药物的剂量常因新病、久病、急性病、慢性病等而有区别,妇科病用药更是如此。一般情况下,新病、急病因其邪气盛,正气未衰,病情单纯,治疗之时,用药宜量大,以直达病所。年老体虚、久病患者,其体虚症情复杂,用药剂量宜小,过重则易伤正气,使病情加重,对于妇人之病更应重视。

 

  妇人所患经、带、胎、产杂病,调经用药以调养为主,月经失调,经量多少,或有痛经,或伴随他症,治疗之时养血为先,剂量当大,如当归、炒白芍、生熟地、党参、焦白术、生黄芪之类。若以调为治,或理气或活血,则剂量不宜过大,如柴胡、香附、木香、丹参、红花、桃仁、青皮、枳壳、乌药等品。

 

  但若遇痛经块下,经血不畅,可加重活血止痛之品,如桃仁、元胡、川玉金,丹皮之类。调经用温经之法,桂、附、吴茱萸量不宜过大。清热调经,用苦寒之品,黄连、黄芩、栀子、黄柏之药,不可量大,否则热去易伤阳气,成为坏病。

 

  带下病,脾虚为本,湿盛为标,故健脾祛湿宜量大力专,如炒山药、白术、炒芡实、车前子等品。临床若见带下夹热、湿热蕴结,带下色黄有味,全为湿热交织,当清热利湿解表,苦寒之品当与健脾祛湿之品合用,但剂量不宜过大,以免重伤阳气,寒生于内,则带下难愈。若见寒湿为患,带下清冷缠绵难愈,宜用桂附,量不宜大。赤带下可加少量引血归经止血之品,青带则稍佐以舒肝之品。

 

  妊娠之际,治当补脾肾,以固胎之属,补脾肾之品可量偏大。如山茱萸、杜仲、寄生、菟丝子、熟地等品,量大无忧。清热养阴之剂,量也可偏大,如玄参、麦冬、生地、黄芩等。除此而外,量皆宜小,中病即止,免伤胎元。

 

  产后之时,多虚多瘀,生化汤中,重在归芎、益母草、红花、桃仁、姜炭适量为宜。产后体虚当补气血,补气血药量大无虑,如当归、黄芪、党参、白术,配伍必视脾胃情况,不可腻而伤脾。产后诸症用药宜平和,均不可量大。药过病所,必伤上气,不可不知。

 

  因人而异

 

  青壮年,体质强者,多为实证,病情单纯,用药量宜大,以图直达病所,则祛病神速。《圣济总录》云:凡服药多少,要与病人气血相依,益人之禀,受有强弱,又贵贱苦乐,所养不同,岂可以一概而论,况病人有新久之异,尤在临床时意裁之,故诸富贵人骤病,或少壮肌肤致密与受病日浅者,病势全轻,用药宜多,诸久病之人,气形羸弱或腠理开疏者,用药宜少。这个说法是很有道理的。

 

未完,全文链接:http://www.cntcmvideo.com/zgzyyb/html/2013-07/31/content_760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