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关于变更办公地址的通知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办公地点现在已经搬迁至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同时为方便大家联系,固定电话已经变更

新号码010—58562339。特此通知。

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8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010-58562339

传真:010-58562339

邮箱:cngjzj@163.com

网站(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www.cngjzj.com/

博客(点击网址直接链接↓):http://blog.sina.com.cn/cngjzj

交通路线图 (点击观看大图)

到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一号楼行驶路线

机场线路1

从首都机场乘坐机场专线,在东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开往西直门方向,在西直门站 C 口出站:

1、沿西直门内大街向东直行100米,右拐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2、向南直行50米,绕过 国二招宾馆 沿着中大安胡同向东到西直门南小街,向南步行到丁字路口即到国英园1号楼楼下。

机场线路2

从首都机场内乘坐机场直达西单的大巴,在西单站下车,乘坐出租车到西直门南小街国英园1号楼。

附近公交地铁:

公交官园站:107路,运通106路

公交西直门南:387路,44路,800内环,816路,820内环,845路

地铁车公庄:地铁二号线

地铁西直门:地铁二号线

公交车公庄东:107路,118路,701路

公交车公庄北:209路,375路,392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医保健 >> 综合保健

立秋后仍要防暑

2013年08月15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

 

 

 

 

立秋后仍要防暑

 

 

 

本报记者 李丽

 

 

 

中国中医药报

 

 

 

  立秋刚过,不过,由于今年秋后还有一伏,“秋老虎”威力依然十足。立秋后应该注意些什么,养生进补是否正当时?记者就此采访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中医养生堂副主任医师李宝华。李宝华建议,立秋后养生应与长夏季节生活起居有所不同。

 

  防暑降温要继续

 

  一般来说,“立秋”预示着炎热的夏天进入尾声、凉爽的秋天即将来临。不过,今年“三伏天”有40天,其中,“中伏”从723日开始,到811日结束,共计20天,“末伏”从812日开始,共有10天。虽然87日迎来了“立秋”节气,但仍处在“中伏”和“末伏”内,且秋后还有一伏,“秋老虎”威力十足,市民仍要做好防暑降温措施。

 

  李宝华提醒,老年人体感和年轻人有别,对外部环境的感觉较迟缓,热量不知不觉在体内聚集又不能散发出来,等感觉“不对劲”,已经在室内中暑了,甚至在家睡觉中中暑的。而这段时间暑气仍盛,建议老年人别太节省,不妨开空调降温,当然空调温度可适当设置高一些,使用空调最好每二、三小时换气通风一次,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同时,高温天尽量减少外出,最好别外出晨练,可在晚上太阳下山后散散步,注意少量多次、及时补充水分。

 

  “空调病”仍需防

 

  炎热的天气里,许多家庭和办公室都开着空调,人们在享受清风凉意的同时,也容易患上“空调病”,这种情况现在更需注意。立秋之后,天气早晚较凉,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腹痛、吐泻、伤风感冒、腰肩疼痛等症状。

 

  立秋以后,早晚天气偏凉,空调开放时间不易过长,夜里最好不开或只开除湿。这样,既可降温祛暑,又可预防空调病。

 

  处在空调环境中的人们经常喝点姜汤。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胃止呕、解毒三大功效,可有效防治“空调病”。

 

  对于有慢性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及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不宜开空调;若无法避免空调时,应避免冷气直吹,并用薄衣盖好腹部。

 

未完,全文链接:http://www.cntcmvideo.com/zgzyyb/html/2013-08/14/content_76511.htm